农历十一月十五, 周五。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想看冬夜的月亮。圆的。
乘校车到西湖体育馆。步行,穿玉古路,过植物园,到北山路。一路上风安静吹着。穿着白色长羽绒服,把帽子套上头,这样就轻易地躲避了寒冷。抬头看那白色月光,透过有叶子的没叶子的树,或细细碎碎或者一览无余地倾泻下来。车影,灯火,人流,市声,融化在月光里,但是全都跟我无关。
到曲院,折进去。一院子的寂静陪伴着清澈的月光。风从树丛草丛里荡过,把月光扫荡的到处都是。一池残荷,星星点点的闪着清辉。没有倏忽而过的鸟。偶尔两三个行人。轻轻从我身边走过。
穿梭到苏堤。本想尽兴在堤上晃荡到东坡像前,很久没去了。最近在读苏词,又翻开林语堂的东坡传,夜半读完之后,看窗外月光,听风穿寒林,一声叹息。世事漫随流水,人生几度秋凉。东坡,心中廓然无一物,满眼儒释道行家。傲然东篱一枝秀,沧海能鞠几清芬!冬夜明月如霜,正是拜会你的好时节!
那承天寺如水的月光还在激荡着我。这个夜晚,我踏月而来,为的就是你!可惜印象西湖要开演,把大好的湖山给拦了一道墨绿尼龙帷幔。不爽快。只好掉头。回头就一眼撞上了岳庙漆红的大门,那幽深的红色在月光下泛着神秘而微妙的光芒,一时间我竟有些眩晕。
苏堤两头,一南一北站着的两个男人,连起了北宋南宋两个时代。这是什么样的错位!想着岳武穆那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想在那寒蛩不住鸣的夜晚,那个孤独的身影!今夜,我这个过路人,时隔千年岁月,听那红衰翠减处的瑶琴声,只能在心里埋一声叹息!
继续晃荡。苏小小的衣冠冢在西泠桥头安眠,圆圆的墓顶,泛着幽幽的光,月光下的楹联清晰可辨。“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雾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只是现在是冬夜的月下,郎也好,妾也罢,都在月光下远去了。小小你在最灿烂的那一刻陨落。也好,你的身后从此永远都是美的叹息,再也不用经受那俗世的凄风冷雨。
穿过西泠桥,就到了秋瑾像前。秋风秋雨愁杀人!这跳跃的穿越,让我心中的叹息来不及沉落就连接着涌起叹息。一座桥,两个女人,一个柔媚温婉又骨骼坚挺,一个侠义英豪又不失馨香。同是女人,虽是两片截然不同的风景,但同时被悠悠西湖深宠。
徘徊孤山,登放鹤亭,看北山路一片流光。看宝石山一派通明的翠色,看那点缀在绿葱林里的灯火。看保俶塔静立,挺拔俊秀!看眼前栖息的天鹅。孤鸿无影,行人匆匆。低头暗想着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沉醉!梅妻鹤子,闲淡如林和靖,也是一种生活。
在平湖秋月,天空明净,圆月高悬!一湖光影晃荡。这不是中秋时节,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左边是一对情侣相依看月。右边是一个男人傲然独立,仰天思索。还有一个我。我看雷峰塔直指夜空,远处的城隍阁闪着温暖的光芒。南山路像一条缀满钻石的缎带,优雅的围住那一片青山。湖心亭里有微光闪亮,阮公墩一片青葱,黑黝黝的都是树。苏堤更俊俏,满身的珠光宝气,一点也不觉庸俗!故乡无此好湖山!此心若安,处处都是吾乡!何忧,何惧!
时间不早了,走到省博物馆,看着楼外楼前灯火通明,看着中山公园对面临湖牌楼上的“光华复旦”四个大字!在心中算是完成了一次朝圣之旅!回去,继续用脚步探寻。月光滚滚。满头满脸的倒下来。好不畅快!
手机响起,收到一条久违的信息
——在哪里?
——西湖边看月亮!
——一个人?
——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
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