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第六章读书笔记 (D105)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遇到一件糟糕的事情或一个讨厌的人,把我们的心情搅和得烦躁不安,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不开心,关键从头到尾我们自己都很无辜,纯属流行语中说的“躺枪”。

古典在书中说这样的情况是身上的“按钮”被别人掌控了,我们成了“受害者”。

古典讲的故事

我很喜欢书里面这个《禅师与兰花》的故事。禅师就是古典说的那种有奇妙心智转化器的人,他身上没有痛苦按钮,只有快乐按钮,而且按钮在自己手上,古典叫这类人“掌控者”。

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自怜状态,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掌控者则需要面临一些压力和面子问题,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古典提出的受害者天堂法则:

1.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受害者论调:任务没完成,不是个人能力问题,是老板管理有漏洞;成绩不好,不是我没学好,是老师讲的不好。

2.安心做坏事

受害者论调:我抢你棒棒糖可不愿我,我小时候也被抢过呢!

3.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论调:你那男朋友劈腿够坏,我爷们找小三也是恶劣至极;宝宝摔伤不是宝宝的错,也不是妈妈没照顾好,是地板坏蛋干的,打它!

4.用受害来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

受害者论调:我够苦够惨,可怜可怜我;我被劈腿,我单亲家庭长大,我是孤独的,请陪着我,请爱我!

5.自我伤害,绑架他人

受害者论调:我这么爱你,你还要跟我分手,如果你要离开我,我就自杀!

我们在这个天堂获得短暂的快乐和安全,却损失了自信、自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盼望。最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因为受害者深深坚信,自己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人手中。

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要把舵放到他人手上;

世界没有绝对公平,要学会对不公平免疫,把不公平当成生命中的契机;

我们总可以为自己的生命掌控些什么,从点滴做起;

拆掉受害这堵墙。

a后知后觉(回顾自己的受害者情景,找到背后模式,给自己一个掌控新故事)b当知当觉(尽快意识到自己情绪,摸清这种情绪,拆掉它)c先知先觉(找到情景发生地,提前调整心态)d不知不觉(新的心智模式形成)

别让灰尘蒙蔽纯净的初心,智慧成长重见喜悦的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