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就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遇见的人

苏轼

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人世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都变成了他生命里的风景。

                    1.读过的书


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变化气质,饱读诗书,人的气质自然会得到升华。

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八面受敌”一样,不知从何下手,总是读时欢欣鼓舞,读后一无所得。

好书要读多遍,每一遍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索。

                  2.有过的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行路,不读书,不过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多半是个书呆子。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这才有后来腹有诗书。正因为阅尽了山川河湖,阅尽了人情风貌,阅尽了一草一木,才能拥有这样的人生格局,写出不朽的诗篇。

才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才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

读书,读的是有字之书,行路,读的是无字之书。

见识得越多,就愈发现我们所在的天地狭小。

曾经我们那些看起来了不得的事情,也就没那么重要。

心态和格局才能愈发宽广。

经历繁华,人生就会变得厚重;走过世界,格局才能变得开阔。

                  3.遇见的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百年光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每一种相遇都是一种缘分,人有好坏,但缘分没有。

朋友带来温暖,敌人带来痛苦,他们让我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让我们看清了假恶丑。

是他们,让我们成熟、成长,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格局。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

以慈悲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读过的书,改变气质,沉淀智慧;

走过的路,开阔眼界,放大心胸;

遇见的人,让我们懂得欢喜和慈悲。

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遇见更多的人。

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才能超越平庸,改变气质,成就宏大气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