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1)桂兰之死

桂兰死得早,三十不到,死时她儿子才五岁,肚里怀的孩子才三个多月。

桂兰原来不是本村人,娘家在一百里开外的泰州。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1年,春荒时节,人们忍饥挨饿,城里的人没饭吃,四处找地方谋生度命,经熟人介绍,从泰州嫁过来。

桂兰嫁的男人,姓叶,年纪大她近十岁。当年家里一家五口人,年迈的父母和三个儿子。一家人挤住在三间破草房里。上面有个哥哥,四十多了,没找到老婆,下面还有个弟弟,二十老几未成家。这个老二,也三十多岁,没娶到女人。他们家在村上是个小门户,早年父亲一辈先是在本村当施家地主的佃户,地头上搭了一间茅草棚遮风避雨,后来几个孩子出生,才又搭上了三间草棚,土改时就留下来入籍分地。

桂兰说是嫁过来,其实就是图个活命,跟着介绍人,肩膀上斜挎了一个蓝竹布包袱,一路走过来。

介绍人是本村的,姓王。解放前曾一个人在泰州城里当过几年帮厨,混口饭吃,三两个月回家一趟,看看老婆和他有些宝气的儿子,乡邻讲邻里有些傻的孩子都叫“宝气”。1946年,家乡县城第一次解放,土改时,他回老家分了地,再也不去帮厨打杂了,就在村里老老实实的下地种田。这个王姓帮厨,在外吃了几年“活食”,在村里算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物。他为自家宝气儿子带回家一个老婆,他儿媳妇感到身嫁异地,格外孤单,央求家公再从泰州介绍个人来,好在本村有个说话的伴儿。

叶家实在没房子给二儿子娶亲住,就把两间猪圈分给二儿子结婚。央了三四个邻人,请了本村做木作的老师傅,借几根毛竹,几丈麻绳,把猪圏四角绑扎牢实,四个人抬起猪圈,选了甜水塘边一块高爽的土墩,把茅草顶的猪圈顿在上面,重新在四面插上芦芭,涂上稠泥,给二儿子落实了一个安身之所,桂兰和叶二的新房也就有了。

这个房子,紧邻水塘,四面不靠人家,人们在大集体地头种地时,口渴蹓到水塘下,捧口塘水解渴,往往顺道去他家屋后茅房撒尿,解决内急。他们家这猪圈改成的新房,十三四岁的孩子进门还得弯腰,屋顶上缮着茅草的房梁,只有小孩子胳膊一样粗细。

桂兰嫁过来后,叶二独立分家出来,日子渐有起色。叶二勤快肯吃苦,农村人叫“吃做”。一年四季,春罱河渣冬挑河,夏抬药水秋卖粮,没日没夜,工分比一般男人挣得多,本来人就实诚,娶了桂兰成了家,给了他生命的动力,他要让桂兰过得好些。

桂兰是泰州城郊人,个头小,身板弱,走嫁过来时黄不拉叽的,脸上全无血色,但一双眼睛好看,骨碌碌的。叶二肯做,叶家有饭食吃,虽说是粗茶淡饭,几个月一养,人就显得精神了。过了不过半年,怀上了。这叶二三十多岁,见老婆怀了孩子,更加呵护有加。不管干什么农活,都帮着桂兰一把。种麦开麦行子,他先拼命拉出一截,丢下自己的再去帮她拉;挑麦把上场头,上肩时叶二从老婆的担子上拿下两个来搁在自己的担子上。桂兰因为是从外地嫁来的,这村里也没有什么能贴心说话的人,平时走动来往的也就是介绍人王家的那个泰州来的媳妇。她们俩人算是“闺蜜”。她的闺蜜很羡慕她的生活,男人知冷知暖,像老鹰一样张翅照顾着她,不像自己那个半呆半傻的老公,半点不晓得疼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深深的体会了一段追求的生活。日思夜想,时时挂念。想尽办法挤出时间去面对这件事情,所有的焦点都是对着这个。可是,自...
    根与本阅读 204评论 0 0
  • 类的加载机制 主要关注点: 什么是类的加载 类的生命周期 类加载器 双亲委派模型 什么是类的加载 类的加载指的是将...
    好久不见_9264阅读 135评论 0 0
  • 不知道? 是做过之后的结论?还是随口成章的借口? 如果真的决定要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建树,显然,需要你必要的投入。 ①...
    春风十里木有一路桃花阅读 22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