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2017.3.22

今天阅读了第八章的内容,知道了一个重要的知识——人类的爱情会经历两个时期:童年的爱情&青春期的爱情。

童年的爱情:无性状态,不带有性冲动。仅仅是体验和练习异性相爱的情感,重在体验角色情感———婚姻敏感期(“早练”)

青春期的爱情:繁衍程序启动、性目的。(“早恋”)

不学习,不会谈恋爱

以上两个时期什么时候开始,大人都无法预知和抗拒。

在童年的爱情里,他们兴趣从恋父恋母,转移到身边的其他人身上,是社交范围拓展的表现。

他们学习观察异性,在众多异性中寻找心仪的那一个人,然后体验主动与被动;快乐与失望;结婚与离婚;热恋与失恋;等待与重遇………

而这一切无一不是在为青春的爱情、成人的爱情在做准备。在多种体验之后,寻找到爱的法则。

父母应有的态度:

1.倾听孩子的爱情故事,分享孩子的幸福忧伤。

2.不将孩子的情感当谈资

3.不可以拉郎配

4.不否认孩子的感情

5.不将孩子的爱情与性混为一谈

6.输入正确的婚姻观

回想我小时候,在兰州的时候就对一个小男孩有好感,一起玩过家家,依稀记得他的名字叫庚庚,姑姑会拿那个小男孩给我开玩笑。后来上了幼儿园,也会有心仪的小男孩,也就是那种默默喜欢。

上了小学后,觉得自己很“早熟”,好羞耻!小学时候也有喜欢的男生,不过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别人,更不可能告诉父母。我们小学老师评价那类男生“意识不好”。我觉得我也“意识不好”,不同的是我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到了中学高中,大家就自由好多,这时候应该都进入了青春的爱情了吧!这些感受想法一直都藏在心底,从来没有得到过家人的指导与帮助,自然也没有束缚与限制。

妈妈不幸福,你敢独自幸福吗?

现在我的孩子四岁八个月,在去年过生日的时候,她想邀请班里一位男生,因为他不在我们小区住,我就担心人家不愿意来没有叫。后来在打针的地方偶遇这个小男孩,hanna好厉害,主动去问他:你愿意一起听故事吗?小男孩说不听。hanna就回来自己听。

前几天我问他:你们班哪个男生帅,她说的还是那个男生。

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习如何看待异性、如何和异性相处,而我们曾经和自己的父母又学习到了什么呢?

婚姻敏感期,是帮助孩子学习两性相处、合作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上,我们惊叹着生命的神奇,同时更要时刻警醒,多学习,去疗愈自己的创伤,去破除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妈妈没有正确的婚恋观,你拿什么交给你的孩子?

————————————

6月22日(四岁11个月)

【关于同性婚婚】

她:妈妈我要出国结婚?

我:你要嫁给外国人?

她:因为中国不允许同性结婚。

OMG,我以为婚姻敏感期不会出现这个这个挑战。

关于同性婚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源于她喜欢妈妈,想和妈妈结婚,无奈妈妈说她已经结婚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姑姑答应和她结婚。后来有一阵子又准备和爸爸结婚。

我:有的国家确实允许,也许你的想法还会改变,人生还有很长的路。

【我和同学结婚&第一次失恋】

她:那可以和我们班同学结婚吗?

hanna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班里同学,我有点激动,她在学习扩大婚姻对象的范围。

我:当然可以啊,我和爸爸就是高中同学。你也有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等等,还会认识很多很多其他人。

她:妈妈我告诉你一个我们班的秘密,就是谁和谁结婚的秘密。

原来4-6岁孩子真的已经开始了性游戏,进入了婚姻敏感期,为脱离恋父恋母做准备,起步走向成人社会了。

我:那你想和谁结婚?

她笑嘻嘻地说:你猜。

我猜了几个,她都说不是。最后我说:是不是过生日想邀请的那个男孩?

她:他已经和A结婚了。

我:那我猜不到了。

她:是B。

我:当A不行的时候,你可以选择B。

她:对呀,A已经和他结婚了。

面对人生第一次“失恋”,hanna没有过多的失落,而是作出了新的选择。这个婚姻准备非常非常重要,决定了她以后实战时候的态度、行为。

这种“早练”实在太重要了。

——————

2017.10.17

hanna若有所思地说:我发现我们班安某某还有点帅,但她是个大疯子。

我:哦!就是跳舞那个男孩?

她:嗯。我不能和他谈恋爱,我还是和我爸谈恋爱吧!

我:不好意思,他是我老公,你可以选择其他男的谈恋爱。

我:法律规定,女的20岁可以结婚。

她:那我28再结婚吧,我还要上大学上研究生上博士呢,暂时不能结婚。

————

2017.11.30

5岁的Hanna收到了的6岁Jason的派对邀请

写了下面这张卡片。

我说:你觉得I[爱心]U合适吗?

她说:合适啊,我挺爱他的!

我娃以后会感谢我吧!

她现在觉得这个男生是班里最帅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