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三)的读书笔记
作 者:M.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版 次:2013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本书被翻译成23种语言,销售量超过700万,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连续上榜20年。
本书的重点内容及感悟:
第一部分:人生是一场修行
第1章:意识和痛苦
1、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人有了自我意识便开始害羞,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成为了真正的人。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我们被逐出了伊甸园,从此便失去了与自然、宇宙同为一体的感觉。
2、被逐出了伊甸园,就是永远地被放逐,我们再也不能回头,再也无法重返乐园。归途已被天使和灼热的利剑阻拦。我们不能回头,只能前进。穿越人生的沙漠,痛苦地走过灼热而荒芜的大地,逐渐达到更深入的意识层面。
3、疾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失调,也表现为心理上的拒绝成熟。这种心理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心灵的成长加以调节。心理医生都知道,很多外表已成年的人,内心却还是个情绪化的孩子,他们裹着成人的衣服,但心灵仍停留在童年。这些人拒绝成熟,只能在人生旅途上徘徊不前。
4、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你就能超越自我,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健康。
5、两种痛苦: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
6、不够成熟的人的特征是:他们坐而论道,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他们看来似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别人都幸福美满。为数不多的比较成熟的人,从不逃避人生的问题和痛苦,相反这些问题和痛苦总能启发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勇气,他们把成熟视为一种责任,甚至作为一个机会,勇敢地去实现生活的目标。
7、随着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就不会像那些不愿成熟的人一样,畏缩在洞里止步不前,我们会一步一步地进入沙漠。在继续前行时,我们会承受越来越多的痛苦,但我们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成熟。
8、随着心灵日渐成熟,我们能越来越多地承担他人的痛苦,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愿意承担地痛苦越多,感受到的欢乐也就越多。最终你会觉得,这样走到人生的终点真是太值得了。
感悟:痛苦因意识而存在,经历痛苦让我们更加成熟。做一个勇于直接面对痛苦,走向成熟的女人。
第2章 责备与宽恕
1、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还要学会宽恕。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怎么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2、一般人总要等到三四十岁,才知道如何处理愤怒,甚至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也学不会应对愤怒。
3、宽恕首先必须面对罪过和有罪过的人,不能回避,不能躲闪,它的前提是:必须先做出有罪的裁决。
例子:一些女孩在童年,频繁遭到父亲或继父性骚扰的女子,她们有可能会真的忘记那些事。她们甚至都不记得一点蛛丝马迹,原因是她们压抑它。最后,这些女子却不得不接受治疗。因为她们无法处理好同其他男人的关系。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弄得一团糟。所以,我会告诉我的病人,我们不可能真正忘掉任何事情,充其量是跟它达成协议。把它保持在一个可以记住、又不觉得痛苦的临界点。
感悟:生活中要避免廉价的宽恕。真正的宽恕应该是这样开始的:如,不我的父母没有尽力,他们本来能够做得更好。他们对我造成了伤害。
第3章 复杂的人生
1、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铺成,一个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和痛苦又会接踵而至,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幸福和舒适为何物。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2、人们面对问题和痛苦时,必须做出选择:你若选择面对痛苦,迎难而上,你的心智就会得到成熟;你若选择逃避,你也就为自己选择了心理疾病。
3、人生复杂多变,正确的做法是不断接受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修正心灵地图。
4、拒绝简单的思考:在一个人习惯“深思熟虑”之前,周密的思考往往是一种费力而痛苦的过程。因为思考的轨迹与方向时常不是那么清楚,步骤与阶段也不总是直线进行。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思考更加周密,解决生命中的问题,就必须拒绝简单的思考方式。
每个人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但是许多人在做决定时,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决定----都只根据很少的资讯。面临决定时,大多数人不愿意深思熟虑,他们情愿相信草率的成见与臆断。
5、避免陷入极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深入思考问题,还要以一种平衡感来面对问题----中庸。在对问题的认识上,我们要综合看待、灵活处理,虽然这需要我们去权衡,去抉择,其过程会让我们痛苦,但这是成长之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种平衡意识,我们的情商才会提高、心智才会成熟。反之,刻板地处理问题,一直停留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上,这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它只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停滞不前。
6、综合考虑不仅对我们想问题是必要的,对我们的行动来说同样必要。行动的全面性就是实践。只有把自己的行动与理念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人性最显著的特征:超乎寻常、为所欲为的自由。
7、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
8、选择与人生:面对孩子一个一个要求,我们是该答应还是不答应?当有人这样问我如何选择时,我会回答给他“我不能给你任何的公式”。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每次老师是唯一。每当你想去寻找正确答案时,你都要首先向自己发问。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你也将不得不忍受不知所措的痛苦。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自问,这样我们的心智才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感悟:在面对朋友们咨询该如何教育好孩子?或者在教育孩子的某个情景中该如何处理?都不能给她们唯一的答案。如何答案是唯一,表明我已经不智慧。任何决定都是双面性的,善于用二元思维思考问题。
9、使命与人生:使命的达成不一定能保证快乐,但它一定会给人带来安宁。
10、懂得感恩的人,不仅自己快乐,也更能给他人带去快乐。一个人如何面对困境、好运或厄运,是判断这个人是否怀有感恩之心的很好的依据。
感悟: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思考......
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
无论我们走得多高多远,我们都无法摆脱心灵发展早期阶段残留焉的遗迹。
第4章 自尊自爱
1、当你加倍爱自己的时候,就会激发一系列新的个性特征:自信、自尊、乐观、活泼、开朗、大方,而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你改善目前的处境,使你得到更多的爱。而学会爱自己,是使你摆脱困境的有效办法。
2、实事求是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才能清晰地辨别自爱和自负。自爱是一种好的品质,自负则可能让你陷入困境。
3、既要爱自己又要认识到自己不够完美。所以,自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我们自身还需要在某些方面继续努力
4、没有什么能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除非我们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可爱,缺少魅力。我们是多么重要,多么美丽,多么富有魅力,远在我们最疯狂的想象之上。同时还让我们竭尽全力,教导其他人,他们是多么重要,多么美丽,多么富有魅力,远在他们最疯狂的想象之上。
感悟:教育孩子一定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第5章 感受神秘
1、心理健康定义为:不惜任何代价不间断地致力于面对真实。“不惜任何代价”意味着不管事实让我们多么不舒服,多么痛苦,自己都要勇敢地面对。
2、心理上最不健康、最不成熟的特征之一,就是神秘感和好奇心的缺失。对于探险家,神秘就是阿巴拦契亚山脉的另一侧;对于宇航员,神秘就是外太空;对于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神秘就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6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始阶段,混乱的,反社会的。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心灵缺失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人是完全没的原则的。他们是不讲原则的,除了自己的意愿,任何规章制度都不放在眼里。第二阶段:形式的、制度化的。在这个阶段里,人们依赖于一个制度来统治他们。常去教堂的人多半归入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怀疑的,个人主义的阶段。他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他不反社会,而是深深地涉足于社会。他们往往会成为某个领域或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信守承诺,深爱父母。通常情况下,他们富有钻研和探索精神,也会成为趔的追求者或是科学家。第四阶段:神秘的,普适性的。神秘主义者有一个特点:他们能够洞察到事物表面之下的某种联系。
2、对抗与信仰:第一阶段的人经常表现得像一只冷静的小猫。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感到害怕。第二阶段的人往往会受到第三阶段的威胁,甚至更多的是受到来自第四阶段人的威胁。第三阶段的人都是怀疑论者。第一阶段里“无原则者”和第二阶段里被他们视为“迷信的白痴”的人都不足不惧。但是他们往往会为来自第四阶段的威胁而胆战心惊。
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
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恋,就能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第9章 未知死,安知生
1、死亡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感觉生命无意义或无聊,我能给你的最好建议,莫过于要你立即与死亡建立起特别关系。
2、如果我们想成长为真正的好的,我们必须要了解死亡。我们不必每天或每小时都想着它,但是当生活之路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制高点时,我们周围的景物逐渐消失,我们凝视着远方直到天边。这时,不要闭上眼睛,让我们的思绪暂时静止焉,眺望远方。然后继续思想。以这样一种方式去思考死亡,就会使你增添一份对生命的爱。了解死亡之后,我们就像接受一件礼物一样去迎接每一天、每一个星期。一旦我们能够这样接受生命,慢慢地,生命就变得弥足珍贵了。
3、几乎所有的病症都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的,而是心理、心灵、社会、生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人在面临死亡的不同阶段:第一、否认。他们会否认说:“化验室肯定把我的检查结果和其他人的弄混了。它不可能是我的,它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但是,这种不论不会起太长时间作用。第二阶段:愤怒。他们会对医生愤怒,对护士愤怒,对医院愤怒,对亲人愤怒,对上帝愤怒。当愤怒没有起到作用时,他们便进入第三阶段:商讨,或讨坐还价。“没准我改变一下,对我的孩子们更好一些,我的肾病就会好转”。当这些也没有产生效果时,他们便开始意识到一切都完了,自己真的将要死去了。在这时,他们就会变得抑郁起来,进入第四个阶段:抑郁。这里,如果他们能够不气馁地坚持下去,与抑郁进行抗争,那么他们就能够走出抑郁,进入第五阶段:接受。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心灵上的宁静,是天堂之光。坦然接受死亡的人,心中都有一道光。他们仿佛已经死去,而在心灵和精神上又感觉复活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但不并是每个人都能到这个阶段就死去了。
5、每当我们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每当我们在穿越人生沙漠之旅的征途上出现巨大跨越,每当我们在自我改善的过程中取得重要进展,我们都经历了否认、愤怒、商讨、抑郁和接受的全过程。
6、谁越是想坚守他的生命,谁越会失去它;谁越是能够放弃他的生命,谁越会得到它。
7、法国人在形容性高潮时,用的一个词句就是“像死过去一样”。当一个人因为爱到极致而失去自己的时候,对方也变得不再重要。穿过天国的大门,你将登上神圣的祭坛。
心理治疗的困境
1、历史发展到今天,许多人都感到,美国的精神病学需要做出调整。过去20多年中,美国的精神病学越来越多地使用医学的模式,即更多地关注心理疾病的生物化学方面的因素。然而,精神病学与生物化学过于密切的关系还是让我有些担心,这可能会丢掉传统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智慧,从而将心理疾病治疗引入一种非常危险的境地,更不用说汲取这些领域的新成果了。
感悟:能够活着的时候,好好地活着,珍惜每一时刻的活着,好好地爱自己,善待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要去做,想说的话一定要说出来,做去的地方一定要争取去,做吃的东西一定要好好吃,想爱的人一定要好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