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时间在流逝》观摩反馈

昨天有幸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小学科学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就本次观摩课做个简单总结。

一、课堂教学过程

课题:时间在流逝

主讲教师:周媛媛

引导学生感受时间在流逝

1.感受时间在流逝: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2.认识时钟:时针、分针、秒针,1时=60分钟,1分钟=60秒,时针、分针、秒针各走一小格、一大格、、半圈、一圈各代表多少时间。

3.制作时钟:提出注意事项,并要求8分钟内完成。

学生动手制作时钟

4.全班评比

学生制作的时钟
学生制作的笑脸形的时钟
学生制作的小熊猫形时钟

5.短片欣赏:古人如何用工具记录时间(刻漏、沙漏、水钟、日晷……)

短片欣赏

6.小组交流:为什么有时感觉时间过得快,有时感觉时间过的慢?

7.课堂小结

8.拓展:一秒钟能干些什么?

9.习题练习

课堂练习

10.知识回顾(教师引导)

11.作业:独立设计制作精美的闹钟送给父母或放在自己的房间里。

12.教师寄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二、点评

观摩教师集体评课

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思路明确,课堂教学环节把握比较好,拓展延伸环节有效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能以亲和的态度和灵活的活动形式建构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积极性和实践操作性。但也有一些改进之处。

1.本节课重点学习时间在流逝,让学生感悟时间的流逝,使他们知道时间的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学生制作时钟时要求八分钟完成,但有个别小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可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升华教学重点。

2.认识时钟,制作简单的钟表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数学已经进行过深入学习,而作为五年级科学应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预测能力。具体操作上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经历某些事件的时间并记录结果(选择学生喜欢做的事和不喜欢做的事,如:背一首古诗、站立一段时间、读一则新闻……);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选择适当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验证猜测结果(秒表,时钟);找出实验数据与猜测数据的出入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

以上纯属个人浅显的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