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2025.5.16  读《需与授》之二  再说“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师从心理助人角度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在一个人有需要和动机的情况下。

如果这个人没有吃鱼的需要也没有学打鱼的动机。那么无论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都是多余,甚至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真的是比比皆是。

想到之前我与孩子的关系就像文中老师提到的初二女生和她妈妈关系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孩子对我也是紧闭心门。

当我想明白以后先学会的是闭嘴,然后是倾听,再后来是和她成为一伙的,无论发生了什么和她站在一起一直对外,先接情绪再听她诉说,然后再说自己的想法供她参考,就这样关系越来越好。也就让我有了“授之以鱼和受之以渔”的机会。

关于“需与授”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这样的需求,关键是要看“需与授”的对象是否匹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