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安静坐下来的时候,想想我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的时候,发现我现在正在过的已经是理想的生活。作为读者的我,能感受到作者这个无意识的发现,给她带来的惊喜和满足。
“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一种理解是“假设我现在实现了财务自由,我会去做些什么?”作者虽然离财务自由还很遥远,但她的确过上了理想生活,由此可见财务自由并非是实现理想生活的必须条件。
我们总把未来看得比现在重要,而作者在文章中说,“未来”这个概念之所以被重视,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自然气候的变化,旱灾、洪水等使得人们不得不储备粮食,时刻想着未来,所以,才渐渐出现为“未来”服务的现象。
现代人对未来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生存需要,我们永远不知道“知足”,总想着努力追求某个让我们快乐的目标,等到真正实现的时候,我们变得不满足,因而继续追逐其他更好的东西,没有足够的那一天。
我们希望并相信“明天会更好”。对未来的期望越高,对当下的不满足越多,所以我们想要马上获得更多,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按照别人的规则做决定,让别人的价值观评判自己。
作者认为,“理想生活究竟存在于现在还是未来,取决于我们心理上的选择。真正的理想生活无非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在于能够把握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做到与自己心平气和地相处;在于明智地区分什么是别人想要我们要的,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还在于放弃对未来的执着,面对现在,勇敢地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然后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明白,你认为现在的生活满足你了,那么你就是过上了理想生活。反之,如果还想要更多,那么现在的生活就算不上理想。我想更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很难满足于当下的生活。读完这篇文章,让我联系起《生命本无意义,但生命需要意义》,生命的意义和理想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找到生命的意义,付诸行动,就可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作为我本人,在面临30岁来临之际,有各种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正准备走向人生重要阶段。尽管每天积极上班,也算有在学习,但总会感觉到生活给我带来的各种压迫感和无力感。
今天看到樱桃姐的一段话,大概是说要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提出了一个“阶段性主次”的概念,非常触动我。的确,我不能看着别人有什么,而让自己尝试去做什么,生活需要“阶段性主次”。分清楚阶段性主次,对我这种处于人生模糊阶段的我是一种非常有帮助的方法。我不确定到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想要达到什么人生目标,潇姐说过“十年计划分解到每年每月”,这么长远的时间间隔对我来说实在困难,但我可以确定五年内,三年内的生活目标。看着目标,挑选对实现目标有价值的行动,那么短时间内,我是有可能过上一年的理想生活,两年的理想生活。我希望理想生活是存在于现在,而不是未来。
作者说,“当我放弃对未来的执着,放弃对外在认可的依赖之后,我发现,其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难。于是,就这样,我过上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这里,提到了一个实现理想生活的另一个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每天我都在干自己喜欢的,愿意付出辛劳的行动,那么我就是在过理想生活啊。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且去做,那么就有可能实现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并非需要财务自由,它超出了物质生活上的理想。不需要大富大贵,不需要奢侈品,不需要名誉地位,只要我在当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物质条件不至于潦倒,那么我就是在过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