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怯生生的举起手问:我在一线城市,月薪4000,应该如何理财?
赞同最高的答案一致走向了这种画风:
理你麻痹,省你麻痹,要开源,提升自己,多挣钱。
乌泱泱的一堆赞同声,还要不要给人条活路了?
作为几十年如一日专业拖祖国后腿的钉子户来讲,我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身份匿名反对一切打击我们的声音。人家诚心诚意希望改变目前的状态,本来就处在弱势,前途不甚明朗,还要被这么一打击。这种答案有意义么?
穷人如何才能变富?
多挣钱。
挣你麻痹。
从A到B有那么多条路,光在那喊“不要再留在A了,要去B”没有任何帮助啊。来来来,让妖怪哪里跑,给你独家洗洗脑。
1. 对于“一线城市月薪4000”族们,到底要不要省钱?
你可能听过“每个月薪水要分5份,一份用来干啥一份用来啥啥啥之类的”(听听就算了,如果你要租房,这方案没有实操性);“省钱的都是穷B,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听起来好有道理哦,说的好像我把钱花光就不是穷人似的)
跟我念:都这样了还不省钱,你还想咋地!
2. 钱是要省的,但你真的会省吗?
省钱不等于耗费无限精力找到最便宜的那个。
省钱就是耗费适度精力找到性价比最高并趋向于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商品或方式。
拗口吧?栗子来了。
买一双15元地摊大甩卖的鞋和一双300元的同类鞋(质量品质优胜很多),哪个更省钱?
300元的鞋舒适度和耐用度能让你整个感受得到提升,可以穿好几个季节。用时间均摊下来,每天可能只有几毛钱,甚至更低。
15元的鞋穿着折磨,也许穿不了几次就搁置了又继续这样买。用时间均摊下来好几块。假设它没穿坏,你也可以忍着穿好几个季节,它给你带来的一种“穷迫感”习惯才是最要命的。
当然如果那双300的鞋正因为断码或促销几十就卖了,果断拿下。
需要的东西,选你承受能力范围内性价比最高,就是最省的。
3. 省钱的精髓在于,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不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省。
你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广告和各种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告诉你你需要买这个,需要买那个。而真正懂得省钱的人能够突破重重包围,跟随自己的内心。如果你不知道,就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使用频率在一周以上的东西,下次就留个神,别买了。
4. 省钱最重要的事,是知道为什么要省钱。
你为什么要省钱?
因为我计划要去旅行。
因为我想买下那个包。
因为我家小孩要上幼儿园了。
因为要买房子还房贷。
因为马上过年了需要用钱的地方多。
……
省钱的原因大致是这类,总结起来,就是省钱去消费。
消费有错么?当然没错。只是需要量力而行,消费与你实力并不匹配的生活,只会拖累你的人生甚至会落入贫穷的怪圈。
一个坐拥千万豪宅的人,却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一家人不敢有任何过多的开销,过得提心吊胆紧紧巴巴,毫无幸福感。这样叫富有吗?也许他挣得比你多十几倍,但仍然是一个“富有”的穷人。
省钱不去消费,难道省钱能变富?
省钱永远不会让你成为富人。因为钱确实不是省出来的(不是说好匿名反对的么,啪啪打脸啊)。别急啊,话还没说完。但这也不是你们这些穷B们月光的借口。不是靠存钱存出个100万你就叫百万富翁了,花一块少一块我看你敢炫富。你有100万的被动现金流,那我们就做朋友吧,特好的那种。
省钱让你有个好的开始和起点,了解金钱是如何运转起来的。就像在耕耘一块贫瘠的土地,你不可能像别人呼喊的一样,把种子全种下等收成,那不现实。你可以少吃点种子省出一些多种一点,学会除草、施肥,掌握气候变换和收成。也许你种下去的这点种子并不能保你富足。但当你成为一把好手,你会懂得更多的机会。也许有人会拿一包种子换你的果实,或者有人让你帮忙管理一片果园给予你几颗果树的拥有权……无限的可能和机会出现在,当你知道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变得富足时。
每当有这些“拖祖国后腿人士”(比如我)发问的时候,“省钱”两个字,让过来人们如临大敌地恨不能从穷B的记忆里抹去。因为穷人们太容易片面的沉浸在“省钱”怪圈中,他们的脑容量带宽被各种省钱的手段占满,为了省钱而省钱,为了各种欲求不满的消费而省钱,渐渐的迷失在命运的车轮里。
真正的省钱是,省钱去提升现有的生活品质和抗风险能力,同时适当留出“带宽”学习使钱滚动起来的方式,从而逐渐摆脱需要省钱的生活。
这才是一个穷B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