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打工人”的各种梗层出不穷。“打工人”从中性词汇逐渐沦陷并标签化。背后是“打工人”心态扭曲的世俗魔咒,让你我皆受蛊惑。
“打工人”在世俗化的意识形态中被遗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面前,维系生命的资源占有与支配,滋生出争夺与占有。墨菲定律主宰的思维定势,二八法则强化的阶级固化,堵死了权力流动的可能性。身处高位意味着理应接受膜拜的世俗意识形态,让普罗大众在权力与资源占有者面前底下高贵的头颅。一路拼命狂奔追赶 “领导者”的列车,人人头破血流。“打工人”身份在意识形态偏差的血染下,越来越被世俗遗弃。
“打工人”在现实中折射出弱者思维。“打工人”本是自食其力的中性语汇。不知何时起,“打工人”逐渐被标榜成社会底层,缺少文化的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名牌大学毕业、海归一组、公务员、世界五百强、国企、事业单位、体制内、金饭碗、老板、企业家等等词条逐渐成为标榜成功的象征,逐渐与“打工人”的卑微形成鲜明的反差。某种意义上,公务员是人民的“打工人”。985、211名校毕业,抑或顶着博士、硕士身份标签,也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打工人”。老板、企业家依然是高级“打工人”。事业与贡献面前,只是职能与社会角色分工不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
“打工人”是生命的本来角色。生命体形成是细胞与基因为自然进化打工。每一次新生,犹如父母为子女打工。长大成人,个体为成长与成熟打工。养老送终,子女为赡养与责任打工。生而为人,你我皆是履行生命意义进程中的“打工人”。
人生海海,生命船行。每一位辛勤劳作的“打工人”,都值得被尊敬。每一个“打工人”心态的俘虏,都应该求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