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看见电子书《精进》123,其实自己去年的就想买了,最近书刚看完,好奇的看起了,众所周知,优秀者的优秀从来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长期的付出和严格的自律所导至的。
作者采铜开篇就提到一个重要观点就说:“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提升自己,就要得把利用好时间放在首位,你得从当下出发,并且联结过去与未来,系统地去把握你的时间。
作者提出了四条时间管理的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保持郑重的态度。
什么叫郑重呢?可以解释为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自觉、专注地投入一件事。
第二条原则是一,灵活地看待时间。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家菲利普·津巴多,在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时间上,划分了五种时间视角,分别是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和未来视角。
第三条原则是二,平衡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
“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起冲突。它俩为何会起冲突呢?因为当你谈论远期未来时,总是用概括抽象的方式,而没有想过多的可执行性。但现实总是打脸的,“近期未来”让你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去实现”。如果平衡不好这二者的关系,不是有远虑就是有近忧。
第四条时间管理的原则是,把时间花在做值得做的事情上。
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真正的提高效率,不是在最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而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怎么评判一件事值不值得你花时间去做呢?
书里告诉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收益值”,二是“收益半衰期”。
什么是“收益值”呢?说白了就是这件事能给我带来收益的大小,可以是物质层面,也可以是精神层面。“收益半衰期”是指做这件事的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聪明人做事有个原则,总是少做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