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读读,生活有味
浸泡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浮躁时代,难免会有疲倦的一天。爆炸性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便捷式的消遣方式代替了一些传统的抒情方式,比如发朋友圈、微博跟帖转发评论、盯着银屏打游戏……反而,潜下心来读一本纸质书、用笔墨写一篇文章、到自然中徜徉、专注于一首曲子或者一张画作,都成为生活方式之中的“陌生人”。似乎,只能日复一日地生活在紧凑的节奏之下,渐渐地,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头顶接了一条无形的绳,牵引着自己,跟着时代的碎步走,肆意打乱自己恒定的节奏。
想想,自己以批判性的眼光得出的结论,却也发生过在自己身上。小学曾经遇到过鼓励我多读纸质书多做摘抄的一位恩师,在她的循循善诱之下,我曾认为世上没有比读书更享受的事情了,那时常住在外婆家,木沙发上除了外公的报纸和烟灰缸外,堆满的是我心仪的厚书,多是长篇小说、童话、诗集,偶尔我也会翻报纸,但唯一会认真阅览的就是靠后部分的内容,那时对政治经济还未生发出多热烈的兴趣,哪怕现在也是。那时,读完一本书的自豪感是无法取代的,读完一本长篇小说的那一刹,就宛如陪着书中的人物亲身经历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感觉看书和看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一样:足不出户却可以触碰许多在生活之外的事物,像大好河山、异域风情、人性冷暖……然后读完就把所见识到的一切记录到那本notebook上面,对比现在看了部电影或者去了趟旅行只渴望发圈集赞,那时候来的踏实许多;这么美好的模式,很庆幸它还有延续:初中,历经种种不适应,阅读有时候变得像是苦中作乐,到了那个十四五岁的年纪,一个人的个性和野心也就容易蓬勃起来,那时候酷爱阅读科普书以及世界各地的游记,一口气买下了基本厚重的宇宙科普 ,将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反复咀嚼……那种饱足感 实在难以忘怀。但高中以及以后,这种爱好随着时间淡出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抱着冰冷的金属外壳尝试与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达到和解,把自豪感饱足感的获取方式都变得“急功近利化”了,用纸笔写文章竟然变成煎熬之事,读完一本纸质书乃至一篇冗长而饱含深情的文章都成为了痴人说梦,逐渐,虽说褪下了过去的稚皮,看似臻于成熟完善,但躁气渐长、远离真实
也许在这种不好的改变之后,也尝试过去反思和改变吧。起初觉得精神需被填充,爱上了各种各样优美的音乐;高考后,没有想象中的放松和释然,反而是一场浴血奋战后无尽的疲惫和绝望,还有一大堆心理的郁结等待解开,尝试通过旅游——以走万里路代替烧脑的读万卷书来解决心里的疑惑,在祖国北疆有缘遇见一对精神伴侣式的吉林夫妻,被他们的谈吐深深吸引 加了微信发现他们饱读史书、文笔惊人,那时,内心仿佛得到照亮;归来后,身处车马喧闹的大城市,焦虑感和疲惫感再次一涌而上,那时候去找到心理咨询师点拨,得知:需要回归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多通过写作与自身交流、倾听内心声音,从而平定情绪、笃定自信,这一点直到现在,也仍在坚持,的确,心态上的改变日益明显;后来又尝试拾回阅读习惯,毕淑敏的旅行散文便是很好的开始,后来因为被理想的俄语专业录取,开始去阅读俄国文学,新生入学前需要写许多篇文章,包括俄国名著读后感、人生经历与冀望等等……虽说大一第一学期很忙碌,但很高兴的是能找回真正取悦自己的生活模式、并以其调节自我,仿佛一颗半路离轨的星体又回到轨道上运行;一个舍友酷爱写手账,我也初步地了解了这种类似于日记混杂随笔的表达渠道,与其进行交流,而后,用暑假教画画的工资买了手账本和精美的手帐贴纸、莫兰迪色系啫喱笔开始了写手账之旅,时而抒发真情实感、时而记录生活点滴、时而摘抄俄文诗歌,后来不知不觉中又爱上了这种最原始的读读写写方式,把家里积了尘的厚书又翻出来,可以说,将丢了许久的精神上的快乐,也翻出来了
然而,2020的冬日,不得不说,是极其昏暗和压抑的。新型冠状病毒所造成不计其数的感染与伤亡,医护人员放弃了无数个日夜的休息拼搏在前线,各方力量都在支撑着物资供应。然而种种谣言漫天飞舞,甚至一些杀害宠物、杀害病人的新闻都涌现了出来,更有一些善良的力量面临着舆论压力;网络上的键盘侠肆无忌惮地散发出臭气……
关掉微博,从这次疫情的角度反思了许多,也写了下来:在发展到一定的制高点,是时候该收敛急功近利的心,多与自然和谐共处,放弃那些因高科技带来的不合理手段,慢下来,与大自然和解;动动手指找到合理的渠道捐款,而不是动动手指人云亦云地给乱世火上浇油……
静下来,像溶质沉淀一样,把内心的声音用文字记录下来;拔去头上那根被杂乱舆论和扭曲价值观牵引的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读读书、写写文章,摘抄下那些正向的话语和故事,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上
——以后亦如此,一直如此,让生活最美的本味愈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