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独生子女始终有一种恐慌和担忧,如果我死了,我的父母怎么办;所以我们不敢冒险,不敢生病,不敢死。尤其是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那一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我们成长无忧,甚少给自己做好全面的老年保障。这时候,父母养老、生病治病、安享晚年的责任就都落在了我们这一辈身上;我们就更加不敢生病,不敢死,不敢冒险。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的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因为我既是独生子女,同时父母年轻时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我的身上,甚少为自己考虑。所以我特别怕死,特别担心自己如果死了,父母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谁来给他们一个幸福的老年生活。
因为这种担忧,我开始买房,买完房却发现自己的忧虑并没有减轻,因为自己背上了高额的房贷。这时候,我无意间接触了一些保险的知识,虽然刚毕业的时候,就了解了保险的重要性,但是一直认为买保险这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因为年轻身体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恶劣的环境(帝都的雾霾),都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于是,我开始认真研究保险,学习保险的基础知识,跟多名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去聊,仔细研读保险条款,学习挑选保险的技巧。在经历了2个月的密集研究后,终于给自己配置了相对全面的保险。
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这一辈人对保险的观念早已发生改变,再也不是像父辈一样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很多小朋友在刚毕业时就有了给自己配置保险的意识,而周围许多跟我年龄相当的85后、90后也都早早为自己配置了高额的保险。
因此,配置保险不再是离我们遥远的事情,而是在忙碌压力大的今天给我们自己以及家人的一份基础保障。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下我挑选保险的过程,以及掌握的基础保险知识,希望能对大家购买保险有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及早正视配置保险这件事情,给自己和家人一份最最最基础的保障,让我们在意外与疾病来临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至于给自己给家庭造成无法承受的负担。
一、认清保险的作用及给自己配置的保额
首先来说一下保险的作用,在我看来,保险是给自己和家庭的一份基础保障,用相对低的投入撬动相对高额的保障,在意外和疾病来临时,能相对从容的应对紧急情况,尽量减少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负担。在这里不过多强调保险的作用,每个人所处的情况不同,保险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需要大家自己去琢磨。
在这里需要注意,保险是基础保障,不要投入过多的钱到保险里,一般认为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年收入的10%~20%用于配置保险,作为个人及家庭的风险管理是较为合理的。如果有负债,需要扣除负债后,将剩余的10%~20%用于风险管理。
举例来说,税后年收入为30万,购房月供1万,年负债则为1*12=12万,净收入则为18万,用于配置保险的金额为18*10%~18*20%,即为1.8~3.6万。
接下来说下给自己配置的保额,很多朋友在购买保险的时候,盲目听从保险代理人的意见建议,并没有仔细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给自己配置的保险并不能很好覆盖自己的风险。一般认为,个人保险保额应当分不同险种去考虑,不同险种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同的人在不同险种上的投入也应当是不同的,根据自己当前情况来确定。
在接下来会详细说下每种保险的作用,已经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配置相应的保额。
二、保险的种类及其作用
这里说的保险种类仅为保障型保险的种类,不包含理财型保险。
保障型保险种类: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接下来说下每种险种所起的作用,不同的险种给我们承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配置不同的保险。
1.寿险
寿险即人寿保险,是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其作用主要是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尤其是青壮年时期,我们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有:父母养老、子女教育、房贷、日常生活费,当我们发生了意外或者疾病而离开人世时,我们承担的这些责任该怎么办,谁来替我们承担,这就是寿险帮我们解决的问题。
举例来说:毕业3~5年的小明,目前单身,年龄不到30岁,这时候可预见的责任有父母养老、日常生活费,如果有购房,那么还有房贷,这些既是我们计算寿险保额的基础。
下面举例说明了单身人士和有家庭人士两种情况如何计算寿险保额,大家可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计算自身的寿险保额:
上表中的190万和230万既是寿险保额,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不同情况的个人,需要配置的寿险保额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个人需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去分析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最终计算出寿险的保额。
大家看到上面这高达200万的保额,可能会担心需要投入高额的保费来配置寿险。这里提前说明下,定期寿险的保费特点是低投入高保障,在第三部分分享如何挑选保险时,会详细说明如何用低投入撬动高保障。
2.重疾险
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在发生重疾时,给自己提供的保障。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重疾险的钱不是用来治病的,是用了作为病后的收入补偿。重疾险是提前给付型,主要是补偿疾病后收入的下滑,维持正常的生活。
一般认为,一个人得了重疾,在治疗后5年内是需要静养康复,无法承担生病前的工作强度的,因此收入会大幅下滑,这时候重疾险的提前给付就是来补偿我们的收入损失。因此,重疾险需要覆盖的额度是一个人5年的税后收入。
举例来说,小明一年税后收入为30万,5年税后收入为150万,则150万既是其重疾险应当覆盖的保额,又由于是提前给付型,第一年就能拿到重疾赔付,5年可以做个小投资,保证5年内本金+收益能有150万即可,保额可以做120万左右。
3.医疗险
医疗险是我们最熟悉的报销型保险,分为门诊住院医疗险和意外医疗险,其作用是当我们发生意外和疾病时,真正覆盖我们治疗费用的保险。这些保险通常是报销型,先自己掏钱治疗,再进行报销,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医疗险的保额一般来说,如果是发生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一般在80~100万元,因此医疗险的保额覆盖到100万元,基本就可以覆盖治疗费用了。
4.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是在我们发生意外时,给我们进行的赔付。意外险又有意外疾病和意外伤残/身故,通常这几种情况会体现在一个综合意外险里,主要是提供短期的保障,解决的是小意外带来的费用和补偿,保额一般在30万左右。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些险种对个人而言重要顺序是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下面一个章节会详细聊聊该如何给自己配置不同种类的保险。
三、如何挑选保险
1.重疾险
重疾险分为定期重疾险和长期重疾险,定期重疾险是保障到一定年龄,长期重疾险是保终生,这种通常是附加在寿险上,有身故责任。
先来说说长期重疾险,长期重疾险一般来说是作为个人最基础保障,保障终生,是个人配置重疾险的基线,这一保障主要考虑如果是退休后发生重疾,不给子女造成负担;如果身故离世,后事的处理也能不给子女造成负担。个人认为,从目前的货币价值以及未来50年货币贬值情况,长期重疾险保额在70~100万即可。
定期重疾险是在配置了长期重疾险后,在自己赚钱能力最强的时候,给自己增加的一层收入保障,这时候可能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我们的收入是家庭支柱,要最大限度保证自己如果生病,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这时候的保额就应该是最高的,相比长期重疾多出来的这一部分,就应该是又定期重疾来补充。定期重疾一般不含身故责任,消费型保险,保到60岁、70岁。
另外,有些重疾险上还附带轻症豁免,也就是如果发生轻症,后面的保费都不用交了,保险责任依然存在。
在了解了重疾险几个关键的概念以后,我们来详细说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重疾险。
长期重疾险:同样的保额下保费一般是定期重疾的两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给自己配置一份基础保额的长期重疾险,有身故责任和轻症豁免。如果是第一次配置保险,可以给自己配置一份30~50万的基础保障,不同年龄保费不同,具体可以去各家保险产品官网进行测算。
举例来说,小红今年27岁,给自己买了一份50万的长期重疾险,有身故责任和轻症豁免,保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不同产品保费略有偏差。
注意:保险是动态变化的,切忌一次到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保险配置,无需一次到位,而且最好的保险产品始终是下一份保险产品。
定期重疾险:一般保到一定年龄,消费型,没有身故责任,有些产品有轻症豁免。这类产品通常保费不贵,在3000元左右,保额50万,保到70岁,足以满足我们的基础保障。
回到前面说的保额估算,小明需要给自己配置120万的重疾险,以此保证覆盖自己疾病后5年的收入补偿,此时他就可以给自己配置50万的长期重疾险和70万的定期重疾险,花费预计在13000元左右,其中50万长期重疾保费10000元/年,70万定期重疾保到70岁保费在3000元/年左右。
除了看价格以外,我们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投保门槛低:免体检保额越高越好
2)产品保障范围广:尽可能多的疾病,至少40~50种重疾
3)豁免功能:轻症豁免、投保人豁免
4)理赔门槛低:限制少
除了上述几点以外,我们还需要仔细对比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以及具体的重疾定义。不同的保险产品,这三点会存在差异,我们应当选择责任多、责任免除项少,重疾定义限制少的产品。
2.寿险
寿险同样分为长期寿险和定期寿险,长期寿险一般都附带长期重疾险,因此这里就不过多介绍长期寿险了,重点说一下定期寿险。
个人认为,在配置了长期重疾+寿险产品后,在家庭责任最重的年龄阶段追加配置定期寿险即可。
25岁~55岁,是家庭责任最重的阶段,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家庭责任是逐渐增加的,这时我们需要给自己配置的保障也是最重的。到50岁以后,责任是逐渐减轻的,这时候我们身上就不需要这么重的保障了。
因此,定期寿险配置到60岁左右就已经完全足够,而非终生的定期寿险,保额高,保费低,大家可以随意找一款定期寿险的产品进行保费测算。举个例子,下面是我随意找的一个定期寿险产品,30年交保30年,保额100万,年交保费900元。
回到前面说的保额估算,小明有190万的家庭责任,这时候考虑到父母至少还能活25年,如果小明身故,理赔了150万,25年投资,基本可以达到190万,因此小明需要给自己配置150万的寿险。由于长期重疾有50万的寿险保额,再配置100万的定期寿险即可。按照上图的产品保费测算,年花费900元。
3.医疗险
医疗险选择时要考虑自己当前已有的保险,社保,单位的补充医疗是否有,如果已经有了,就只需要配置大额的医疗险,保证大病的治疗费用;如果没有社保和补充医疗,就需要考虑小病、大病都能保的医疗险。
通常来说,大部分医疗险都是短期医疗险,也就是一年一买的,而在选择医疗险时,需要注意赔付比例和免赔额,还有责任免除条款。
4.意外险
意外险通常也是一年一买,通常购买综合意外险,包含意外医疗险和意外险,保额相对低,主要是防范日常意外发生。这种意外险是不会包含旅行、登山、潜水等等,这种需要单独购买针对这一行为的保险。
医疗险和意外险在网络上购买相对热门的产品即可,都是短期购买,价格便宜。
最后想说,保险只是为我们提供的一份基础保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越早给自己配置保险越划算,而且保险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人生阶段,动态配置保险。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给自己备一份基础的保障。
2017.6.25 帝都
-END-
Miss陈
互联网产品经理,喜欢读书,旅行;
理财,成长管理学习中;
有趣的人终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