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简介:
刺猬是一种体长不过25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成年刺猬体重可达2.5公斤。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
受惊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卷成如刺球状,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棘刺,以保护自身。
和豪猪不同,刺猬的刺不能脱落。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且它的触觉和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
在野生环境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当然,有时难免也会偷吃一两个果子,这只是说明它饿极了。
刺猬是异温动物(Heterothermic),因为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
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刺猬会打呼。
刺猬效应: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这就是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启发:
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不管是生活中、工作中、婚姻中都要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
刺猬法则另一个版本
在著名的古希腊寓言《刺猬与狐狸》里,狐狸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能够设计很多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而刺猬则毫不显眼,只会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
狐狸在小路的岔口静悄悄地等待着,一见到刺猬过来,立即向前扑过去,如闪电般敏捷。刺猬意识到了危险,马上缩成一个圆球,满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一见刺猬的防御工事,只好停止了进攻。退回森林后,狐狸开始谋划新一轮的进攻。
刺猬和狐狸之间的战斗每天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而屡战屡败的却是狐狸,因为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把复杂的事情简化成单个观点,精炼为一条基本理念或一个基本原则,培养一种核心的能力。这就是吉姆·柯林斯提出的“刺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