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存在严重问题!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愿等待。

不给孩子留时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极度缺乏延迟满足能力。

总是会不停追问不开心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各种才艺、培训赶紧考证考级,

逼迫孩子立刻修正错误,

跟孩子发生冲突永远坚持自己是对的……

很多家长,一个个慌得不行,生怕自己的孩子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里,生存机会大大压缩。

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刻意忽略孩子的成长节奏,毫无“静待花开”的态度,期待每一个跟孩子有关的事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

也许各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养育风险,但在我看来,中国最普遍的养育风险,其实就是家长不愿意等待。

不愿等待的三种表现形式

1、不给孩子转变情绪与态度的时间

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会要求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甚至大声呵斥,甚至威胁。

不能接受孩子有任何的负面情绪,孩子嘴巴一撅就马上开始指责模式,你又怎么了?满满的不耐烦。

但是就算是大人,在情绪负面的时候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做情绪调节和控制,何况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

给孩子多一点缓解的时间,让他有时间去想一想、考虑考虑,或者给孩子一个情绪发泄的时间和空间。

但是从实际情况下,很少有家长能说出“如果你难受的话,那你可以在这儿哭一会儿。”这样非常高水平的话。

(图源网络)

2、限制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通路

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付出总是追求即时与强烈的获得感。花钱报了各种班,那各种才艺各种演出甚至各种比赛,都是用来展现能力的好平台。

恰恰因为这种想立刻看到直观成果的心态,让孩子们开始特别偏重学习高转化率的才能,比如背古诗、学钢琴、学舞蹈、学奥数……

孩子在父母身上学到了“追求即时与强烈的获得感”,换句话说是“急功近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个人的积累与沉淀,在各种对比之下逐渐浮躁。

诸如审美能力、探索能力、知识储备、体育精神等得不到重视,孩子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被限制。

不如让孩子在各种学习的间隙里,培养孩子的各项软实力,在自强的同时自信、自立,给孩子更宽广、长远的发展空间。

3、不让孩子掌握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

因为家长过度主动、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其实很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

什么时间起床、吃饭、学习、社交、锻炼、娱乐、休息……其实一直在被安排,个人时间被压缩,甚至没有。

即便是大人,也会在长期工作之后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不惜压缩睡眠时间去玩、去放松,更何况孩子。

父母的过度干预也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性缺失,习惯了被管理,在离开家庭需要进行自我管理时短板会不断加大。

父母不如给孩子更多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再适当给予支持,让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节奏。

(图源网络)

人生若是一条标准的赛道,

那生命也太过枯燥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复制品,这话真的是有道理。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智慧的父母才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教育出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

欧阳维建老师说:让孩子成为自信的自己,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您的孩子自信了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