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逛南京夫子庙

初来南京,白天抽不开身。吃过晚饭,六点还未到,思忖着无事,便决定走进历史中的金陵。

第一个跳将出来的是夫子庙。

南京的夫子庙太有名了,正如北京的王府井和武汉的汉正街。而夫子庙更适合夜里阅读。

早就知道,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这当然与秦淮河有关。

很有意思的是,夫子庙与秦淮河携手从历史中走来,几乎成为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

一个是久负盛名,一个是风情万种。一个是陆上,一个是水里,似乎在浅唱低吟着六朝古都的金粉与温柔。

出了宾馆,向行人问道。给出两种选择,地铁和公交。本来就是准备只身夜游夫子庙的,便不想从地下前往,同时也想感受一下傍晚匆匆古都的繁忙。

东南形胜,烟柳自古繁华。一路上正逢下班,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然而公交车上却是位多人少,到夫子庙下车时,就剩下司机一人了。

沿街而行,穿过一片居民区。和普通的县城老区一样,并不见摩天的高楼大厦。拐个弯,行人骤然多了起来,如同从地下突然冒了出来,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也突然闯了进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夫子庙了。

站在名满天下,蜚声中外的古建筑前,没有看到夫子,迎面却走来了李香君故居。

虽还是傍晚,灯影已经梦幻,秦淮八艳款款走来,或云髻高绾,或抚琴低吟,或执扇弄眉,或纤指丹青。

金粉楼台,画舫凌波。秦淮河滋养着她们,她们又给秦淮河带来浓浓的脂粉和传奇。

历史总是这样有意思,离开了女人的历史便缺少了荡气回肠,同样,离开了男人的历史也丧失了诗情画意。

故事在传说中演绎,传说在故事里延续。

继续前行。眼前出现一条狭小幽僻的小巷。高大的牌额上赫然写着“乌衣巷”,正值傍晚,夕阳西斜,只缺燕子低飞。

依稀看见刘禹锡捻着稀疏的胡须,在巷口低声吟哦着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再往前走,沿街有多处晚晴楼和秦淮人家。如织的游人大多玩着吃着。猛然想起,刚入口的地方写着是夫子庙饮食一条街,这里本来就是人们吃喝玩乐的地方。

自古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也许就是南京不宜定都的一个缘由吧。

信步左拐。拐角处是鼎鼎大名的大牌档,门口台阶上站着或坐着许多人,等待着小伙计高声地叫号。然而我终于不知道里面究竟是买什么东西吃的。

走到桥上,夜色见浓,人也愈多,熙来攘往,各色的灯光不停地变换。秦淮河愈加地妩媚迷人,河中画舫穿行,歌声柔美,舞影绰约。十里秦淮河日夜演绎着无尽的曲调风雅,脂粉从河底荡漾出来,淡淡地飘向远方。

挤出桥头的人群,随人流缓缓前行。夜色甚浓,来往的行人肆无忌惮地拍照,品尝秦淮的各种美食。

灯红已经酒绿,纸醉不需金迷。

匆匆往前漫步,偌大的秦淮胜地似乎只有我一个人,跌跌撞撞地闯进了江南贡院。这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也是读书人向往的名利场。两旁的墙壁上工整地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顺着文字的韵律,在夜色里依稀可见贡院中间的明远楼。

慎终追远,明德归原。

楼下据说有李渔撰并题写的一联。

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

襟期同月明,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

在夜色的朦胧和低垂之中,终于没能进去看上几眼。

两旁的“状元及第”和“秦淮礼物”热闹非凡,我继续努力向前挤着。突然视野豁然开朗,左手方游船来回穿梭,映照着秦淮河南岸的照壁。这段河道形成孔庙天然的泮池;对面是得月台,可惜没有月亮的踪迹,右手方便是夫子庙了。

南京夫子庙,实际上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夜色之中,只能在夫子庙前遥望静驻,棂星门和大成殿轮廓有些模糊,看来和里面的墨宝、真迹及雨花石要擦肩而过了。

而伫立在庙院中的孔子及弟子十二贤人恐怕也只能静静地原地立着,默默地讲述着夜的论语。

回首再投一瞥,拱手而别,遂入熙攘人海之中。

夜色见浓,似乎竟能感受到露水的湿润。其他地方是无缘再光顾的了,历史在这里蜕变成肤浅的喧闹,不管是往者,还是来者,很快就随着秦淮河的河水消融得无影无踪。

回了,还要沿途问路呢。七拐八抹,找到来时的公交,乘客依然很稀少,不像夫子庙里,现在还是人流如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幼儿涂鸦班几个孩子创作的小象,太好玩了,各有各的特点,特别可爱,越看越有意思,就像每个孩子自己,表达的是自己...
    八月微央阅读 300评论 1 0
  • 两人聊天扯淡是最基本的社交形式,这里结合已有经验对聊天技术总结一下。从时间上看,聊天有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时间段。...
    孔李聃丘阅读 2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