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在每个时代都有,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多。
互联网降低了行骗的成本,扩大了行骗的半径。
行骗成本既定的前提下,行骗收益被互联网放大,自然刺激更多的骗子前仆后继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
求释君最近就发现了一个“互联网+”骗局:合发房银。
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合发房银是第三代高科技互联网平台,是社交媒体和电商的完整融合,从“互联网+房地产+酒店+大数据”的共享经济模式,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互联网O2O平台,去除了中间环节为基层居民购房提供了保障。
高科技、社交媒体、电商、大数据、共享经济、区块链、O2O、第三代,是不是看上去很高大上,普通老百姓看到了会不会懵圈?
普通人懵圈就对了,就是让你看不懂!看懂了不好接着忽悠。
诈骗平台的标志之一是自己给自己带各种光环,给平台带光环,给创始人带光环。
平台和创始人获得的诸多“荣誉”就不多说了,国内的奖状是买来的,国外的获奖是杜撰的。
纠结那些奖状或履历的真假没有太大意义,我们还是看看他的商业模式吧。
合发房银构建了这样一个闭环的商业模式:
会员通过他们的APP预订酒店,可以半价入住。但是省下来的那一半房费是以代金券的形式返还到你的账户里。这些消费券需要在他们APP的会员商城里购物来抵扣使用。
创始人虽然长得不美,但是想得很美啊:赚消费者一笔钱之后,用代金券留住消费者,诱使他再消费,再赚一笔,实现一鱼多吃的目的。
第一笔钱是酒店给平台的佣金,第二笔钱是商家给平台的佣金。
酒店和商家获得了客源和利润,平台赚取了佣金,消费者呢?
手里多了一大把代金券。
这些代金券的使用规则平台没有披露,披露会把潜在会员吓跑的。先把人骗进来再说,直接使用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个200元的商品只能抵扣4元钱。
如果消费者通过他们平台入住了一晚500元的酒店,可以获得250元的代金券,如果要把这些代金券全部用掉,需要在他们内部商城消费12500元才可以。
问题来了:第一,酒店500元的标价是市场价吗?第二,12500元的商品是市场价吗?会不会都是虚高的?
求释君在合发房银的app上随机选取了一家酒店,对比了一下平台上的价格和携程上的价格。
以武汉这家酒店为例,高级双床房、高级大床房、豪华双床房的合发房银报价是416、427、460;携程的相应报价是340、358、406。前者基本比后者高出六七十元。
求释君又随机选取了几件合发房银app上的商品,进行了比价。
比如这个象印电饭锅,合发房银报价888元,京东报价799元。
比如这个电动牙刷,合发房银报价238元,京东报价218元。
当然,为了不让自己的报价都比京东和淘宝上高,合发房银还上架了很多京东和淘宝上没有的商品。
略举一例,如图所示。这样的产品在合发房银商城上为数不多的总商品中占比不低。
还有一个问题,合发房银商城里的商品是否正品?售后服务如何?虽然他们商品展示页面上有评价一栏,但内容却是空空如也。
真怀疑月销XX笔这个数据也是假的。
因为这个商业模式具有逻辑上的不可行性。
合发房银打着半价住酒店的旗号,吸引的一定是价格敏感型的客户。
互联网时代比价又很容易,这些价格敏感型的客户不可能有粘性。
作为一个平台,客户少的话,入驻平台的酒店和商家就很少,客户一看平台上可选择的酒店和商品很少,流失率更高,形成恶性循环。
眼看这个项目赚不到钱,但已经花钱包装了创始人,包装了这个平台,也付出了一些成本,怎么才能收回成本赚点钱呢?
搞个股权众筹吧!
没人认购怎么办?
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给不起的佣金。
平台会员发展下线认购5万元的股份,他可以拿走30%的佣金,也就是1.5万。
为了让人信以为真,合发房银宣布启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预计2018年上市。
启动个鬼,商业模式都是行不通的。
求释君猜想接下来的剧情是:上市计划一再推迟,平台号召会员多发展下线来刷流量做大估值,再然后是那个创始人-美籍华人回美国,宣布下周回国,受害的小股东们估计也不太会集中维权,毕竟每人最高只认购五万,而且股权众筹,风险自担嘛,业务是真实的业务,没做起来而已,又没承诺固定回报。
构建商业模式,吃相不能太难看,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用户的利益。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己先利人,为用户创造价值,自己才有利润。
求释君搜索“合发房银”的时候发现网上到处都是传销味道的文章,字里行间真是low到爆,本来寻思你们骗人也要有点逼格,后来一想不对,骗子就是要用很low的语言去行骗,这样都能上当的人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客户呢。
现实生活中,互联网金融骗局越来越多了,说明两点:存量的闲钱多了,增量的钱难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