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需要充满仪式感

看到标题,你可能会问,什么是仪式感,是不是和刚才心中掠过的那一丝想法一样。相信自己,答案是是。

仪式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每天早上起床后,洗脸,刷牙,然后再对着镜子捣鼓一下自己的发型。这就是仪式,是对新的一天的仪式。

和男女朋友分手后,换个头像,换个发型,改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个性签名,最后再在朋友圈高调宣布,我,又回到了单身贵族的行列。这是对结束一段爱情的告别仪式,对新的生活的欢迎仪式。

小的时候,自己养的宠物死了,心爱的玩具坏了,会把它们整理好,在家门口附近挖个坑放进去,堆个像模像样的小土堆,再从别处移来一颗不知名的植物,在边上摁下一颗石头作为石碑,最后再在旁边坐一会。

在完成整个仪式之后,至于移过去的植物活了没有,放置的石头还在不在,我不会在意这些。因为当我在它旁边坐到心里说出那句“再见”时 ,我知道,我已经彻底放下了。这是我对曾经那个带给过我欢乐,让我视为珍爱之物的告别仪式。


村上春树说:

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早上起来,站在镜前穿戴整齐,是仪式。

开始吃饭前,将碗筷饭菜摆好,是仪式。

阶段性的工作结束,和朋友出去吃次大餐,是仪式。

... ...

仪式会将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

会让我们对在意的事情心怀敬畏。

会让我们对生活更加铭记和珍惜。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高中一好友晒自己和女朋友的聊天截图,并撒狗粮式地调侃道自己可能找了一个傻女友。女生说今天是他们在一起的250天,不管怎样,还是要庆祝一番,男生也没有犹豫敷衍,立马答应下来。

尽管知道250天不是个吉利的数,但他们更知道,每一天都值得怀念,值得庆祝。把每一天都过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我想说这样的女生可能不是最优秀最勤奋最上进的,但一定是对生活充满极度热爱,最值得他去好好珍惜的。

以前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阿全和十三的故事。

阿全和十三都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两个人在穷游川藏线的途中相遇,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发现是校友,便相约着一起旅行。从四川到西藏,一路上徒步搭车,白水煮面,一个月只花了127元钱。

穷游途中他们俩相遇相知,再彼此相爱。游遍祖国大江南北,体验各地风俗民情,在63个国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为了赚取旅游的经费,他们不想问家里面要钱,就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卖起了旅游途中买到的小物件,贵州苗银的手工项链,西宁的绿松石,西藏山南的风藤手镯,泰国油绳手工手环,甘南旗袍扣,埃及的香水瓶......

我想展示的点不是他们俩去过了多少国家,体验了多少风俗,看过了多少美景,而是十三对待生活的态度。她让旅途,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不管走到哪儿她都化着精致的妆容,珠光橙的眼影,恰到好处的眼线,温柔但不耀眼的口红。

这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对自我的形象的保持,更是一种对自己,对爱情,对生活的仪式感。

《小王子》里面对仪式感有这样的对白:

狐狸说:“你最好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来,比如说,你每天下午四点钟来这里。那么,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觉得幸福。时间慢慢的临近,我也越来越觉得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这就会让我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我们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仪式也是一件几乎被人遗忘的东西。”狐狸说,“仪式能让我们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显得与众不同,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太可怕了。”

仪式感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它也可以是生活里的小确幸,让平淡的日子,也能散发光芒。

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赫本喜欢穿着黑色的礼服,打扮的优雅精致,在蒂凡尼的橱窗前,温柔从容地将早餐吃完。

她享受着每一天,每个清晨,每个瞬间,她让手中的面包和热咖啡,如同盛宴一般。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厌倦了为生活花心思,其实就是厌倦了生活本身,这样,生活也只会留给你灰头土脸的样子”。

的确,生活值得我们花心思。为了避免生活重复,毫无期待,黯淡无光,我们的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来点缀。

生活,一定要有仪式感。

晚安。这是我对这篇拙笔浅文的结束仪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