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Ubuntu 日常维护

一、启动django

用gunicorn 启动django

  • 1 在项目根目录新建 gunicorn.conf.py
import logging
import logging.handlers

bind = "127.0.0.1:8080"   #绑定的ip与端口,根据需要修改
backlog = 512                #监听队列数量,64-2048

# 工作模式协程
worker_class = 'sync' #使用gevent模式,还可以使用sync 模式,默认的是sync模式
workers = 4 # multiprocessing.cpu_count()    #进程数
threads = 16 #multiprocessing.cpu_count()*4 #指定每个进程开启的线程数
loglevel = 'info' #日志级别,这个日志级别指的是错误日志的级别,而访问日志的级别无法设置
access_log_format = '%(t)s %(p)s %(h)s "%(r)s" %(s)s %(L)s %(b)s %(f)s" "%(a)s"'

accesslog = "-"  #访问日志文件,"-" 表示标准输出
errorlog = "-"   #错误日志文件,"-" 表示标准输出
proc_name = 'django'   #进程名
  • 2 启动django
    普通启动:gunicorn -c gunicorn.conf.py dsmis.wsgi:application(临时调试用)
    守护进程启动:gunicorn -c gunicorn.conf.py -D dsmis.wsgi:application (稳定运行用)

二、更新代码,并重启

  • 1 用FTP软件或者git将原代码替换
  • 2 如果 models 代码有跟新,需要先运行数据库迁移
  • 3 运行pstree -ap|grep gunicorn 查找django进程最前面的进程PID
  • 4 重启命令:kill -HUP 进程PID
  • 5 访问网站是否成功

三、删库,重新运行

  • 1 运行pstree -ap|grep gunicorn 查找django进程最前面的进程PID
  • 2 关闭django:kill -9 进程PID
  • 3 进入mysql 数据库:msyql -u 用户名 -p ,然后输入密码
  • 4 删除数据库:drop 数据库名 database;
  • 5 新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smis default charset utf8 COLLATE utf8_general_ci; 然后exit; 退出mysql
  • 6 删除app下面的所有迁移记录文件
  • 7 数据库迁移
  • 8 加载初始化数据 python managy loaddata 初始化数据.json
  • 9 python managy runserver 测试是否有问题,没问题则关闭
  • 10 启动守护进程:gunicorn -c gunicorn.conf.py -D dsmis.wsgi:applicatio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