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校园极美,在于我们彼此都是最真实的样子,课堂极美,在于每个孩子都是他们自己的样子。
——题记
1、
《平面镜成像》属八年级光学部分一个比较重要的探究实验。在沪科版教材中,是学生接触物理以来第三个重要的探究实验,虽然结论较为明显,但对初步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此实验不是单一结论,故在实验设计、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关联性上存在一定的思维断点。
此节内容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明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个结论。陈老师在进行了简单的引入和必要的引导之后,便进入学生动手操作阶段。
虽然投影上有明确的实验步骤,但孩子们的表现依然可爱。
镜子歪了、倒了,分不清支撑物和实验物体,无处安放的尺子……
大人看来很简单且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孩子这里状况百出。
不同于一般公开课的强引导,陈老师并没有让全班暂停实验,进行大面积的进一步规范操作,而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留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不断进行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本堂课的第二个大环节,总结实验结论讨论实验中产生的问题。
不同于一般公开课的结论小结环节,没有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的小组展示,也未采用投影实验数据的惯常套路,简明扼要的讨论总结之后,全班同学安静用心的以做笔记的方式,把相关结论记录在书本之上。
习惯了热热闹闹的公开课,习惯了实验课上学生展示的精彩场面,突然被孩子们安安静静做笔记的样子打动,那么专注,那么用心。这样的场面很久未曾见到,让人恍若回到了曾经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需要安静的时候,那样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3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也许学生的实验表现并不抢眼,也许课堂看起来似乎并不精彩,但这些就如镜子中看见的你,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
教学的方式从来没有优劣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学生,但可以选择的是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固然好,可遇见的孩子资质平平,得有耐心和气度容许他们慢慢来。
凡事追求高效的时代里,是否能在教学里留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孩子犯错。谁不是一边摔倒一边学会了走路和奔跑。不完美才是孩子真实的样子,摸索的过程无可替代,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