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我一直以来都想拜读的一本书。大概从我大学时,我就听说过这部著作。我总以为这是一部记录家庭生活的书籍,事实上的确也如此。

       我已于昨晚23:30左右看完了这本《我们仨》,原想着看完就开始写感想,但那时太晚了,我已再无心力。现在的我,心力更不如昨日。

       读完这本书,我真心被他们仨的感情所感动所震撼。离别是一场旅途,或是瞬间,或是长期。杨绛先生做了一个梦,她把他们仨分开的过程无限拉长,无限放缓,但终究脱不了离别的归途。

       也是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他们的女儿——钱瑗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出嫁从夫最后离开人世的全部人生路程。也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甜蜜平淡简单的感情。他们仨就像一根线上的风筝,谁也离不开谁,彼此相依相偎。无论是在和美甜蜜时期,还是在艰难困苦时期,他们都不离不弃,彼此相依,因此,无论身在何处,家依然都在。而现在,他们仨走了两个,永远地离开了杨绛先生。先生说: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三里屯,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亲人在,不远游,家人在,不远游。或许,我也该回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