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M先生给我侄女指导了几天的作业,我和M先生边吐槽小学一年级的作业把原本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把孩子们的脑子搞得更乱了,但还是努力把作业指导完了。侄女数学比较好,一般告诉她题目的要求,她基本都会做,只要后面去检查就行。那天她做完了,然后检查一个题目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
那是一道把苹果、梨、草莓等几种水果跟数字加减,完成最后固定的结果,类似猜测这些水果在这个题目中可能代替哪个数字。我发现草莓在前面代替了3,后面变成只能代替1,不然结果不成立。我和M先生算了半天,觉得有问题,然后开始吐槽出题目的人不认真。毕竟我们上学那会儿确实有不少教材和考卷题目出错的情况。
但是呢,在我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看的时候,我发现是侄女把其中一个加法算错了,导致草莓在前后代替的数字不一样……
人啊,总是忍不住先从别人身上找问题,容易忽略自己身上的问题,忘记自己也可能会错。
所以看到《隐性逻辑》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章节讲到“为甚总是找别人的问题?”,读完猛点头,还真是。
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大多数人使用逻辑学中称为“肯定条件”的提问方式,却忽略“否定后件”的提问方式。比如那我碰到的那个情况,一般会思考:如果这个题目做错了,那应该是题目出错了。而“否认后件”指的是反问:如果这个题目出对了,那我确定没做错吗?所以,碰到先从别人身上找问题的时候,也换个角度问自己,这样才能确认对错。
《隐性逻辑》这本书看着挺有意思的,就是会有不少让人一时不太理解,跟着书的思路认真思考过后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个书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目录是一个个问题,后面是解决方法,共有21个问题,用这种方式道出了一些思考和逻辑上的陷阱、误区。
作者卡尔·诺顿是名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他的客户有奥迪、宝马、宝洁、西门子等等。比较有趣的是,他还是一名演员,有20多年的舞台经验。
列出目录中几个问题,肯定会一看就会想知道原因,想知道解决办法。
比如:
为什么薪水涨了,依然要跳槽?
原因:因为关注的框架不同,也就是“框架效应”。如果你的领导给你涨500元的工资,在你原本并没有指望加薪的时候你肯定会高兴,跳槽的可能性低,但如果你原本指望加薪1000元或更多,那对这个涨薪的结果是失望的。
解决办法:建立正向的框架,也就是如果面临两个或更多选项,将这些选项放在一起,用正面负面的框架分别表达一次,找出区别,然后再做判断。有两个选择A和B,分别思考选择A或B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再思考自己更能接受哪一个。
看到这个我想到我一个闺蜜曾经给我讲的一个例子,有人跟她说自己考到研究生,是个国家资助的项目,如果去了,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担心,但是毕业后只能听从安排,分配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但如果选择自费去学,那未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我朋友给的建议是:自己缴费和毕业后听从安排更不能接受哪一个。最后那个人选择了后者,觉得虽然有人承担学费和生活费很有诱惑力,但接受不了自己的未来被安排。
为什么对象劈腿了,仍然不分手?
原因:陷入了“手上的麻雀好过屋顶上的鸽子。”的思考陷阱,这是信息学中的“扭曲的现在”,在感情生活、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常碰到的“一条道走到黑”的逻辑陷阱。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愿意改变,觉得努力保持现状,是为了确保现有的权利不受损失,觉得与其在不确定的变化中花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保持原状,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至少情况不会变得更坏。”
解决办法:跳出“归因理论”,一是思考对“原因”的认识是否仅仅建立在近期发生的行为上。二是询问其他人的归因模板,无论你为自己或别人找了什么理由,仔细核查就会发现,它常常和相关情况完全无关,只是来源于一个之前的类似经历。
我一个朋友曾经陷在一段不愉快的感情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已经跟恋爱没什么关系了,但就是不分手。我劝朋友早点离开,但她觉得很可惜,觉得不甘心,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久的感情,最后这样收场,但明明已经不开心了,这段感情也没有未来了。后来她想了想她过去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此时此刻,她是不开心的,而且她不分手不是还有感情,是不甘心,所以最后分手了。离开一段不愉快的感情,让她在一年多后碰到了那个对的人,现在很幸福。
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小概率事件?
原因:我们会觉得一件事很长时间没有发生,我们会相信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更大。买了10张可刮的彩排,已经有六七张没有刮出任何奖,我们就会觉得剩下几张中奖的几率更高,其实不是的。按书中的案例,如果有个致命流感病毒,感染率是千分之一,99%的可能性被查出感染,同时,有5%的错误率,问你的邻居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会回答80%或90%,实际答案是不到2%。如果10000人进行化验,千分之一的感染率等于10个人是患病的,5%的错误率是会有500个人会被查出感染,也就是会有510个感染结果,实际上只有10个人感染,所以10/510,结果不到2%。
解决办法:注意基础比率和蒙特卡罗效应。也要考虑到错误率,不要高估实际值。不要觉得一件事很长时间没发生,那之后发生的概率更大,也可能更不会发生。不要过多地关注其他方面,关注本身。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18个,比如:为什么说归纳法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被熟悉的事物迷惑?为什么相比得到,我们更害怕失去?为什么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为什么要先行动再提问?等等,看看原因和解决办法会忍不住感叹“对噢,以前怎么没想到”,当然也有一些答案和解决办法看不太懂,可能固化的思考方式和逻辑一时不太容易接受。
如果你也去看了《隐性逻辑》,真的会发现很多我们平时可能会因为我们单一的思考方式或逻辑欺骗,本以为很理性的选择可能是错的。如果不去更全面,更多方位地思考,很容易被自己套进去。适当地去了解一些思考和逻辑陷阱,学习一些隐性逻辑,真的能给我们打开新的视角,蛮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