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五章
5.1.4
第298页
四、公司治理理论
三种公司治理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1.定义
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股东等)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经理等)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是委托人,被授权者是代理人。

2.主要观点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一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所有者由于知识、精力、能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是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和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二)资源依赖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没有组织可以完全实现资源自给,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源大多需要在环境中进行交换获得。

因此,那些能够帮助组织获得稀缺性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往往能在组织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该理论更好地解释企业董事会的功能。董事会可以管理环境依赖并且应该反映环境的需要。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1.定义
企业的经营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2.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比较
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