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动静结合

1、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拳,屈曲。

请赏析本诗三四句的艺术手法。(6分)

 答:                                                                                  


2、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6分)

答:                                                                            

(2)诗歌表达感情的句子是什么?请分析。(6分)

答:                                                                            

3、绝句  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6分)

答:                                                                            

4、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游池州时所作。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答:                                                                             

(2)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本诗最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6分)

答:                                                                            

5、鹧鸪天    张炎 (宋)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词的上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

答:                                                                            

6、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⑴,泾水萦纡傍远村⑵。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⑶。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⑷。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1]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答案

1、漫成一首   杜甫

①“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②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的白鹭;第四句写船尾鱼跳动的声音。两句分别写鸟、鱼,各成一景,确是“一句一绝”。诗人通过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 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

③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2、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1)①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②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

③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2)诗歌表达感情的句子是“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①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面对悦人的山色,诗人于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

②"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

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也表达了诗人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3、绝句  杜甫

  ①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②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这是动景。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这是静景。

③动静结合,生动形象,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4、清溪行    李白 

(1)

本诗的诗眼是“清”。

①首联“清溪清我心”,就描写了诗人的直接感受,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点明了水色的特异之处。

②二、三两联用衬托、比喻等手法着力描写了清溪的清澈美丽,营造了一种明净纯澈的意境。最后又创设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在这美丽的溪畔,固然清心,但听到猩猩的一声声啼叫,似乎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落寞抑郁的情绪。诗人在  第三联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以“屏风”比喻群山,描写了清溪水的清澈明净。

③在此基础上,诗人在第四联中营造了一种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抒发了自己空怀大志、报国无门的落寞郁闷的情绪。

(2)

①诗人在第三联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以“屏风”比喻群山,描写了清溪水的清澈明净。

②在此基础上,诗人在第四联中营造了一种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抒发了自己空怀大志、报国无门的落寞郁闷的情绪。

5、鹧鸪天    张炎 (宋)

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借楼上低沉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委婉储蓄的抒发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6、春日秦国怀古

①触景生情。

②诗歌写了荒郊一“望” 所见到的景致:泾水萦绕,牛马啮草,古碑残存,山峦苍茫,暮霭笼罩,绿树昏暗。景物荒败萧条,诗人惆怅郁结。

③诗歌借古秦国荒凉残破的景物抒写了因唐王朝日渐衰败而产生的愁苦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