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刚刚看完英剧《少年犯》,最后一集哭得稀里哗啦,下午又匆匆去看《小偷家族》,有点担心自己的眼泪不够用。
不知道怎么搞得,竟然记错了电影开场的时间,赶到电影院时,已经错过了前面的剧情。我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爸爸妈妈在聊天,接着就转到了大街上刚偷完东西的哥哥和妹妹在奔跑的画面。以前看过《海街日记》,对是枝裕和的风格有些了解。第一次知道《小偷家族》,好像是去年它拿奖的时候,当时只觉得这部电影很厉害。前几天得知它在中国上线的消息,心里暗暗决定去看。和身边的人谈起自己要去看《小偷家族》,所有人都在问这是什么电影,好不好看,没有人知道它是是枝裕和的电影,没有人知道它到底好不好看,所以一个人去看这部电影是正确的选择。
不出意料,电影院人很少,我心里也希望看电影的人不多,以免影响观影效果,但是在这稀稀拉拉的人群中还是有个讨人厌的观众,吃着零食发出了不悦的声音。本来看电影吃东西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电影除了安安静静地看完,其他的都是多余的行为。幸好,后半部分是在安静的状态下看完的。结束之后,没有人离开,大家静静地坐着,直到又一个讨厌的人——提醒我们没有彩蛋的工作人员出现,被破坏兴致的大家才开始起身离开。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我坐在那里不愿离开并不是为了等彩蛋,而是想认真地把电影全部看完,表达尊重。
我看时电影中是秋天,爸爸、哥哥和妹妹走在夕阳笼罩的河边时,一下子让我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河水是静的,植物是枯黄的,天是澄蓝的。本来以为只有秋天,后来慢慢看到了夏天和冬天,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错过了电影里的春天。即使错过了开头,对整个电影情节还是比较清楚。六个没有血缘的人住在一起,成为了家人,爸爸妈妈,奶奶姐姐,哥哥妹妹。为了维持生活,他们一直在偷东西,与电影名字“小偷家族”相呼应。六个人住在一间破旧拥挤的房子里,生活困窘但是其乐融融。直到哥哥良心发现不愿让妹妹偷东西,最终在一次偷窃中为了掩护妹妹被抓到,导致所有人身份曝光,大家各奔东西。
看过《海街日记》就不难发现,是枝裕和擅长表现真实平淡的镜头,整个电影都很平淡,没有什么高潮,更多的是一家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一家人探出头来仰着脖子去听烟花大会放烟花的声音,即使看不见,他们也很开心,脸上挂满了笑容。想起小时候,那时放烟花还不是很多,有时候听到声音,我和弟弟会立刻跑到门口去看,,农村的田野很开阔,隔着很远很远也能看到烟花绽放的样子,我想,那时的快乐和电影中听烟花的快乐是一样的。还有妹妹掉了一颗牙齿,哥哥搬了凳子努力把牙齿扔到房顶上的画面,同样也让我想起了童年,换牙期突然听奶奶说掉了的牙齿要扔到房顶上才会长出新的牙齿,记不清是自己还是弟弟的牙齿突然掉了,我赶紧跑到院子里使劲把牙齿向房顶扔去。当时看到这个镜头就暗暗佩服导演,真的把电影拍成了现实。
一家人去海边,奶奶坐在沙滩上看着其他人,默默地说出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了”。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奶奶去世,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奶奶,眼泪就流个不停,我的家庭虽然没有这么贫穷,但是奶奶只能一个人生活在空空的房子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的归来只是暂时的,一个人的奶奶才是常态。想到奶奶人生最后的岁月大都是一个人度过的,就很心酸,但是生活就是如此,很难改变。电影中奶奶的去世仿佛对其他人影响不大,看起来只有和奶奶最亲密的姐姐很伤心,但是生活不就是如此吗?很少有人对一个老人的死投入过多的伤心,生活很快就会继续下去。本来以为奶奶的死会是高潮,但是并没有,整部电影就是一直平平淡淡。
接近尾声,哥哥为了不让偷东西的妹妹被抓住,故意引起注意被人追赶并受伤。哥哥的受伤让这个“小偷家族”彻底暴露,妈妈因为承担了把奶奶的尸体埋在家里的罪名入狱,哥哥被送去了类似孤儿院的地方,妹妹重新回到了可怕的父母身边,姐姐和爸爸也各自生活,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不复存在,满是尘埃。值得庆幸的是,爸爸偶尔会去看望哥哥和妈妈,姐姐似乎也过得不错,只有妹妹可怜得在等待他们的到来(听说结尾是爸爸来看妹妹,但是删掉了)。
有人说,电影真实得像是一部纪录片,确实如此,导演从生活里容易忽略的细节中向观众展示电影的主题。夏天里蝉蜕下的壳,冬天大雪中的雪人,让我想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如此相似,如此真实。
奶奶对妈妈说:“所谓羁绊,就是我选择了你,你心甘情愿被我拖累”。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家人之间最好的写照,因为真正的家人,始终是彼此的羁绊。电影中有两句话是默默地说出来的,没有声音,一句是奶奶的“谢谢你们了”,一句是哥哥的“爸爸”。如果这两句话说出来了,反而会给电影减分。我的家庭就是如此,类似于这种话我们从来说不出口,永远默默地放在心里。谁都明白,说出来会更好,但是有时不说出来才会让这种情感更加牢固。
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家人,也让我更珍惜我的家人,他们会是我一生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