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笔记 | 生命中95%的时间都在处理这样的信息,浪费了多可惜

哈喽大家好,我是离开校园多年却一直保持学习状态的叶小绘٩( ö̆ ) و

从小上学我就有认真(还节俭)记笔记的习惯。没错,一页页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小字,有人戏称这种笔记是“板书习题复印机”,或者老师讲课的语音转文字稿。

想想也是蛮感动的,本子的每一页都被我充分利用了啊,本宝宝好勤奋啊~~但是,这样的笔记真的有助于提取信息吗?你会愿意拿出来反复看吗?也许,会因为这样的“死记”错过了重点,也必然挤压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时间。

你的笔记是什么样子呢?也像我曾经那样满是文字吗?做笔记的过程中会感到愉快充满创意灵感吗?

看看我最近的笔记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知道吗?人类天生就是视觉化的动物,只要从梦中醒来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视觉化之旅。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字,但是阅读文字只占到生命中不到5%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在处理图像,这就也就注定了我们毎一个的视觉神经都非常“强悍”。

这就是我向大家推荐“视觉笔记”的原因,顺应我们的天性,把思考记录的过程变得更有趣吧。

再看几个例子,用的是秀丽笔(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普通的中性笔+水彩笔也能做出吸引人的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次分享主要拆解分析一下视觉笔记的元素和结构类型。

递进式

或者叫线性结构,从A到B、B到C……按照阅读和听讲的顺序表达。要注意的是画之前一定要理清自己的逻辑顺序,做好画面布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脑图式

总分结构,主题在中间向四周发散。可以用来梳理逻辑,也可以用来头脑风暴后的整理归类。

分区式

各部分内容之间关系不是很紧密,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无论哪种结构类型,你可能会用到这些小元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或者你可以随性记录,轻松自由,让原本如同蜘蛛网般纠结的思路延展出无限想象,最重要的是有成果输出,而不是一边输入一边遗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一次输出的背后都是加倍的输入。为了准备9月视觉笔记主题教程,我还参阅了以下书籍,推荐给想深入学习了解视觉笔记的小伙伴——

1.《涂鸦笔记》作者:迈克·罗笛 (Mike Rohde)

2.《视觉思维》作者:(韩)郑振浩

3.《视觉笔记术》作者:卢慈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通过CocoaPods安装项目名称项目信息 AFNetworking网络请求组件 FMDB本地数据库组件 SD...
    阳明AGI阅读 16,018评论 3 119
  • 对于一个特别自律的人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打卡,可记得,在单位里面,严肃敲卡从来都是行政科要严肃纪律才会去做的事情。...
    怡儿话书影阅读 478评论 0 0
  • 我今晚看到了张嘉佳,一个三十六岁的男人,在报告厅,我以一个看客的身份去观察他,我想使自己尽力客观,但是我必须承认在...
    我想我应该去面膜阅读 298评论 0 1
  • “蘑菇定律”对职场小白和用人企业都有重要意义,值得深思。 每一个职场人士都有“蘑菇”经历,这是青春岁月,更是成长经...
    苗冰阅读 3,501评论 0 0
  • 陈思jojo阅读 1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