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种人?#
千人千面,说的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性格,并没有人是完全一样的,有人善良单纯、有人耿直勇敢、有人圆滑世故,不一而足。
大抵所谓同频的人就是能嵌套在各自框中的人,性格中带来的潜意识表现,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然也有人表示不赞同),而这些潜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往往被同频的人所留意,进而彼此相吸引,然后大家各自由框中,进入了圈子。
比如同为吃货的文化界扛把子,韩愈和柳宗元,这对原本白发见黄口,代沟巨大的人,却成了可以互怼、又在人生低谷中互相鼓励的旧知交。两人同是政治立场分明、爱恨分明的人。政治立场无外乎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待工作,而爱恨分明的性格,也在韩愈一边修书立说大骂永贞党的时候一边安慰柳宗元。两人皆不俗的文学功底和造诣,相类似的性格特征,让两人相交莫逆,而这种感情并不因为工作的变动而改变。
在这个圈子里,韩愈不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圣人,柳宗元也不是中唐唯物主义宣导者,他们只是互相交流青蛙(虾蟆)怎么好吃,充满烟火味的两大吃货。(这段是今天才看书看到的,现学现卖了。)
再如《亮剑》(我最喜欢的电视连续剧之一)中的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个立场不同的将领,面对面交流都很少,成天战场上你来我往,但依旧不妨碍两个人是同样嵌套在一个类型的框里的圈内人。在战火纷飞的炮火中,隔着十万八千里眉来眼去。
英雄惜英雄,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同样经历的人更懂得对方的不易,当然,军人的脾气也都是同样的火爆。也正是如此,当李云龙死于迫害,也只有楚云飞在遥远的台湾举杯斟酒,孤独的遥拜这位老朋友。
再说些我观这社会种种人群,每个圈子大抵如此,这就是古人云:人以群分。圆滑世故的人聚在一处,推杯换盏间规矩林立,口齿婉转说着需要琢磨的话;直性子的人单刀直入,从不绕弯,可能几秒就解决了一件事情。所谓同频即是如此。
人或许是天生注定,无法嵌入到不同的框中、无法导入不同的程序、也很难融入不同的圈子,所以常问“我是谁”就显得特别重要。
明白了就好找到同频的人,融入同频的圈子,才能彼此增益进步。
最怕是硬要凹个人设,却发现既没有灵活的头脑,也没有可以拼的爹。
即做不到圆滑世故,也做不到直截了当,不会遮掩还要强行表演。
结果把自己弄的跟哪个圈子都格格不入。
所以,你是哪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