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战场之前向连长借钱-贷款绑架为了在现场调查时取得更多的信息,信贷人员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专业的、业余的、民间的、公开的、见不得人的.....因为大家知道,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大老板就有一万种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本文首发于知乎专栏《实战信贷经验分享》,作者米斯特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般说来,尊重是相互的,你坦诚相待,对方就不会太多的敌视,你为对方考虑,最终会换来利益。战争时期,老人家会告诫当兵的儿子,打仗之前你先向连长借10块大洋,并承诺打完仗还他20块。谁都会想得到,战场上连长会多么关心这个士兵。这个例子被借款人运用得炉火纯青,贷5万块钱,你银行是爷,贷5亿元,银行一定是孙子。贷款太多,虱子多了不咬人,银行生怕借款人有个闪失,生病住院会象对待亲爹一样,恨不得过个马路也要去搀扶着他。显然,这种情况下的连长、银行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我们称作是被债务人“虏获”或“绑架”,债务人倒是感觉债多一身轻,知道自己的命值钱,想害他都难,倒也图个轻松自在。作为债权人,应尽量规避上述做法,把未来寄托在某一偶然事件上,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