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规则怪谈原著:A岛十六椰子】
大家好,这里是动物园规则怪谈硬核解析的第1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游客守则开始逐条解开动物园规则怪谈的奥秘,这期我们就看动物园园区游客守则。
所有重点部分我会使用加粗字体
原文:
【明白规则的人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
亲爱的游客,欢迎你们来到本市最大的动物园。我们收录世界上大部分动物,并保证为每一种动物都打造适宜它们的环境,希望您和您的孩子可以观光愉快!在观光游览时,请各位游客务必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你们的安全,否则后果自负。
1.本园安全措施保障绝对没有问题,动物没有出逃的可能性,尤其是小型草食动物大多被关押在不可触摸的封闭性环境里。因此,如果您看见路边有逃跑的兔子,请立刻带着您的孩子远离并报告工作人员,不要靠近,不要触摸,尤其是兔子发现并且开始高速靠近你的时候。
2.猿类的园区只有一条街道,且只展示猿类动物。如果您发现了两条街道,且展示动物包括兔子,请选择左边那条,并尽可能快速地结束对该园区的参观。
3.大象是一种体型巨大、有着扇子一般的耳朵、鼻子很长、腿粗得像柱子的生物,而且不是白色的。请确保你在大象园区看见的是且只有大象。
4.动物园的饮料店不提供“兔子血”,如果您在货架上看见了,请不要购买。
5.不要独自停留在兔子园区的树荫下。
6.本园没有海洋馆。如果有工作人员向您贩卖海洋馆的票,拒绝他们。
7.如果您已经看见了海洋馆,立刻离开,并打通地图上标记的电话进行告知。
8.不要投喂兔子。其余的动物都可以。
9.兔子不会发出笑声。如果您在参观兔子园区时听见明显不来自游客方向的笑声,离开园区前,请把地图上虚线处撕下来握住,在彻底离开动物园时不要离手。
10.如果您触犯了以上任何一条,并且发现自己正在迷路状态,和其他熟人走散,请立刻在一刻钟内找到离您最近的饮料店,告知那里穿蓝色工作服的售货员(注意,如果看见穿黑色工作服的售货员,不论对方对您说什么都请假装没听见),他会马上带您到狮子园区的工作通道。不要害怕,这里的狮子不会袭击您,躲在假山后面,等所有的白狮子都开始吼叫后,工作人员将会带你离开园区(请确认他是蓝色衣服),这时候你的家人朋友会在狮子园区门口等着你。在这一切之后,立刻离开动物园。
11.本园只有四头白狮子。如果在第十条描述的情况中你看见了四头以上白狮子在吼叫,不要离开园区,并告知工作人员,等白狮子数量恢复四头后再离开。
12.可以给12岁及以下的孩子购买任何动物周边玩具,包括兔子;13-17岁的孩子购买兔子玩偶后,请在一个月内丢弃;18岁及以上的人群不可以购买兔子玩具。
13.如果看见有戴兔子耳饰的人跟随人流进入大象园区,必须放弃参观该园区。如果违反本条,本园不对您的安全负责,且无法给您提供解决方案。
14.狮子园区是安全的。如果您遭遇任何您无法解决的危险事件,也无法求助,请立刻、不择手段、尽一切可能前往狮子园区。
15.警惕和您走散过一次以上的朋友,尤其是他们反复劝你前往海洋馆或大象园区时。
只要遵守以上规则,您就会拥有一个愉快的动物园旅程!您和您的孩子都将收获数不尽的快乐和知识!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祝您和您的家人朋友玩得开心!
首先我们看序言:
亲爱的游客,欢迎你们来到本市最大的动物园。我们收录世界上大部分动物,并保证为每一种动物都打造适宜它们的环境,希望您和您的孩子可以观光愉快!在观光游览时,请各位游客务必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你们的安全,否则后果自负。
序言是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忽略掉的信息,但是其中含了一项很重要的线索:
那就是“收录世界上大部分动物”,这意味着动物园很大,而且有很多园区,然而规则中提到的园区只有大象园区、狮子园区、猿猴园区和兔子园区
说明:
“它”的活动范围只有这些地方,出了这个地方后,在老虎园区看老虎,猪园区看猪都不会有逝(不是错别字!)在得出
结论1:只有动物园的一小部分才是“它”的活动范围
后,我们就可以分析游客守则第9条:
“兔子不会发出笑声。如果您在参观兔子园区时听见明显不来自游客方向的笑声,离开园区前,请把地图上虚线处撕下来握住,在彻底离开动物园时不要离手”
听到兔子笑声时需要撕地图离开,首先兔子的确不会发出笑声,发出笑声的是“它”,也就代表“它”来了,那此时你就不能引起“它”的注意,决定“它”是否注意你的关键就是你的想法和行为是否违反了“它”的【认知】,正是由于这个设定存在,所以海洋馆规则第5条:
“这里是海洋馆,只会存放海洋生物。如果你在鲸鱼区看见在水里游泳的大象,请不要大声呼喊或者做出张扬反应,那是出于趣味性放置的3D投影特效。平常对待,假装那就是鲸鱼。”
要强调看到大象要把其认知为鲸鱼,因为“它”认为鲸鱼是大象,而你不这么想,就等于违反了“它”的认知,从而被“它”所注意和靠近,所以我们得出
结论2:“它”会注意到想法和行为违反“它”的人。
但兔子园区没有“鲸鱼”,你和“它”对兔子的认知也一致,那此时“它”对你考察的东西就是地图。刚才结论1提到过,“它”的活动范围只有动物园的一小部分,对“它”而言这就是整个世界,如同井底之蛙,所以你拿着完整地图,根据
结论1:只有动物园的一小部分才是“它”的活动范围
结论2:“它”会注意到想法和“它”不一致的人
结合两个结论,得出:
完整地图显示的大范围超出了“它”认知的活动范围,会引起“它”的注意
所以:
你的地图只能留下“它”能活动的那一小部分
而这一小部分便是地图虚线处的地方
也就是说:
因为完整地图显示的大范围超出了“它”认知的活动范围,会引起“它”的注意,为了不引起注意,必须将地图裁剪至和“它”一样的活动范围
所以:
撕下地图的虚线部分(这是动物园为了救游客事先准备好的)
地图的虚线部分并不是常规解析说的票根,更不是对“它”产生抵抗的符咒,否则直接贴满动物园就行了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那最好的方法是不是不要带地图?”
其实这样也有风险,毕竟只有明确符合了“它”的认知才是最安全的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动物园最基础的求生思路了:
基本求生思路1:
顺从“它”的认知,不要引起注意
如果你知道“它”的全部认知,而且在必要时顺从,那你就可以在动物园横着走,而找出“它”的所有认知,也是我做这个解析的目的之一
接下来我们回到第一条规则:
“本园安全措施保障绝对没有问题,动物没有出逃的可能性,尤其是小型草食动物大多被关押在不可触摸的封闭性环境里。因此,如果您看见路边有逃跑的兔子,请立刻带着您的孩子远离并报告工作人员,不要靠近,不要触摸,尤其是兔子发现并且开始高速靠近你的时候”
概括一下就是:
1.小型草食动物大多被关押在不可触摸的封闭性环境里
2.远离兔子
这点结合后文看也很好理解,因为
不知什么人遗留在海洋馆水母区左侧客房的纸张1:
猿猴和白狮子能看见“它”,水母和兔子能安慰“它”,大象和山羊是“它”的玩偶
由于兔子能安慰“它”所以兔子就可能吸引“它”前来,所以我们不能接近兔子,但我们也不能杀光它们,因为它们在关键时刻有用(划重点,这里我会在第2期员工守则讲这一点)
总之,动物园需要关押兔子,但为什么要把兔子关押到“封闭性环境”?
这点不知什么人遗留在海洋馆水母区左侧客房的纸张5:
“它”喜欢灯光,尤其是晚上,“它”讨厌密闭空间,要在黑暗的密闭房间休息
所以“它”即使知道兔子被关在这里,也不会前往看它们,把兔子关在密闭空间的好处就是减少“它”出现的范围,这种引怪的思路在后面的员工守则也会提到。接下来我们看第2条:
“猿类的园区只有一条街道,且只展示猿类动物。如果您发现了两条街道,且展示动物包括兔子,请选择左边那条,并尽可能快速地结束对该园区的参观”
这条规则并不复杂,但它提供了全文最重要的设定之一:
“表里世界”设定。
简单来说就是动物园有“表”和“里”两个世界,表世界是普通空间,里世界是充满异常的空间,存在“它”和其他诡异生物,而这两个世界会发生交错,对应了作者说的“空间存在折叠”。而表里交错的结果就是两个世界的生物和设施会相遇。
在第2条规则中,猿猴区的表世界街道只有左边那条,另一条就是里世界的。所以为了不沉入里世界,我们需要选择左面那条。
至此,基本求生思路2已经明确了:
不要去里世界,不要接触到里世界的存在
而接下来的规则中就出现了一个里世界生物,看游客守则第3条:
“大象是一种体型巨大、有着扇子一般的耳朵、鼻子很长、腿粗得像柱子的生物,而且不是白色的。请确保你在大象园区看见的是且只有大象”
这个里世界生物就是“白大象”,其外形在游客捡到的纸条上也有暗示,
2.山羊园区是大象(这句话下面画了一张歪歪扭扭的长着兔子耳朵的大象)
也就是“白大象”。白大象的出现意味着表里世界的交错,如果不及时离开,你就有可能沉入里世界。此外,对“它”而言,白大象(白大象、小白象、兔耳象都是里世界的大象,作者可能有的时候会说不一样的)才是真大象,而我们认知中的真大象对“它”而言是鲸鱼。
除了白大象,在里世界的还有“兔子血”,请看游客守则第4条:
“动物园的饮料店不提供‘兔子血’,如果您在货架上看见了,请不要购买”
而正常人是不会生产并销售兔子血的,所以兔子血是“它”制造并送入货架的,所以如果你喝了兔子血,就等于和里世界的生物进行鈊(qin)糜(mi)接触,氢(不是错别字咳咳)则被污染认知,重则沉入里世界。
在接下来的第6、7条里又解锁了一个里世界场景——海洋馆。
6.本园没有海洋馆。如果有工作人员向您贩卖海洋馆的票,拒绝他们。
7.如果您已经看见了海洋馆,立刻离开,并打通地图上标记的电话进行告知。
所以海洋馆只会在表里交错时偶尔出现在动物园,给了一种海洋馆“时有时无”的感觉,虽然海洋馆并不属于敌对阵营,但由于其本身在里世界,所以仍然危险。因此规则7提到看到海洋馆时要通知员工,员工则需要封锁海洋馆避免游客进入,但在员工组织游客进入的同时,却还有一批人想要游客进入——那就是规则6里的卖海洋馆票的人,这就意味着除了里世界的“它”,动物园里还存在着1个阵营,这个阵营的人试图将不明真相的游客引入里世界,那就是黑色工作服的人,而且这些人不在少数。在规则10里这些人也出现过,
10.如果您触犯了以上任何一条,并且发现自己正在迷路状态,和其他熟人走散,请立刻在一刻钟内找到离您最近的饮料店,告知那里穿蓝色工作服的售货员(注意,如果看见穿黑色工作服的售货员,不论对方对您说什么都请假装没听见),他会马上带您到狮子园区的工作通道。不要害怕,这里的狮子不会袭击您,躲在假山后面,等所有的白狮子都开始吼叫后,工作人员将会带你离开园区(请确认他是蓝色衣服),这时候你的家人朋友会在狮子园区门口等着你。在这一切之后,立刻离开动物园。
他们在你违反规则时还要进一步误导你,因为违反规则意味着会被里世界的“它”注意,然后“它”就会朝你移动,这个过程需要15分钟。这就是为什么规则里要求你要在15分钟内找蓝衣求救,超过了你就会被“它”逮住。
这个15分钟的设定也就可以解释海洋馆的关灯时间——
海洋馆员工守则
2.水母区左手边的钟点客房给附近的流浪汉和有需求的游客准备,上班后请检查他们是否在1:00之前关闭水母小夜灯。如果没有,提醒他们直到他们关闭。你有权强行关闭水母小夜灯,不论如何,不要在1:15后让水母小夜灯依然亮着。
海洋馆规则要求1点关灯,最晚不能超过1点15,因为灯光会引起“它”的注意,超过1点15会意味着“它”会通过阴影传送过来和你玩(至于是你和“它”玩还是“它”玩你我就不知道了),这样海洋馆当晚就会沦陷。
那动物园是如何应对“它”的到来的?答案就是依靠白狮子。
不知什么人遗留在海洋馆水母区左侧客房的纸张
2.相信白狮子,白狮子咬有救的人,白狮子咬没救的人,白狮子的吼叫是驱逐“它”的警铃,白狮子的吼叫是悼念亡者的哀歌。
因为“它”害怕狮子,所以当你在白狮子旁时“它”不敢靠近,所以规则14会让你遇到危险就去狮子区。
14.狮子园区是安全的。如果您遭遇任何您无法解决的危险事件,也无法求助,请立刻、不择手段、尽一切可能前往狮子园区。
而且白狮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看得见里世界的“它”
不知什么人遗留在海洋馆水母区左侧客房的纸张
1.猿猴和白狮子能看见“它”,水母和兔子能安慰“它”,大象和山羊是“它”的玩偶
再经过人类的训练,白狮子看见“它”就会吼叫,因为规则10里面提到要四头白狮子都吼叫才能离开园区,因为1头狮子叫可能是狮子随便吼的,或者是偶尔看到了乱窜的兔子,只有全部叫,才能说明所有白狮子都看见了“它”,从而也好确认“它”的确来过但被赶走,白狮子吼了“它”会离开,但是“它”离开了白狮子又会来找你玩,所以规则里才会强调:在这之后,立刻离开动物园。
但是这些在接下来的规则11里又有了矛盾:
11.本园只有四头白狮子。如果在第十条描述的情况中你看见了四头以上白狮子在吼叫,不要离开园区,并告知工作人员,等白狮子数量恢复四头后再离开。
出现四头以上狮子时我们却不能离开,这是因为第五头狮子不在表世界而在里世界,第五头狮子的出现意味着表里交错,就像猿猴区出现右面街道那样,意味着园区会有一部分沉入里世界,所以此时出去你仍然有一部分身体在里世界,必须要等待交错结束才能离开,但这个时间并不长,根据动物园员工守则
2.猿类园区只有一条街道,如果有游客汇报出现两条街道,且展示动物包括兔子,请把已经进入园区的游客带领前往左边的街道,并关闭园区入口。等所有游客离开园区后,封锁猿类园区至少十分钟。
里面猿猴区交错封锁的时间来看,表里交错最多只有十分钟,接下来就是兔子周边相关解析。
12.可以给12岁及以下的孩子购买任何动物周边玩具,包括兔子;13-17岁的孩子购买兔子玩偶后,请在一个月内丢弃;18岁及以上的人群不可以购买兔子玩具。
主要的问题有2个:一个是年龄限制,另一个是玩具的效果,我们先来解析一下玩具的效果:
很多人觉得之所以要一个月内丢弃,是因为一个月后玩具会带来一些“惊喜”,但目前规则几乎没有支持这个猜想的线索,为了让猜测有足够的线索支持,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那就是兔子玩具并不是一个月后会出现【惊喜】,而是兔子玩具的【惊喜】持续1个月。就好比你现在有个放射性物质,我告诉你一个月后辐射会消失,那你是一个月内丢弃它还是等这一个月?正常人肯定选择前者:尽早丢弃。那我们把这个逻辑套在玩具上呢?
因为你会及时丢弃有污染的东西
兔子玩具也是有污染的东西
你应该丢弃兔子玩具避免污染
而这个污染持续的时间就是这【1个月】。
而1个月相关的线索在别的规则里也有提过,在动物园园长办公室文件
12.监控器偶尔会损坏,判断是否是正常损坏请检查摄像头上是否有动物毛发。如果有,一个月内不要修复监控器,有需要的话可以自行准备微型摄像头替代,告知情况后财务部会对摄像头费用进行报销。
比如当园长办公室摄像头被不明生物破坏的时候,要一个月才能修复,说明摄像头遭到不明生物的污染要等一个月后污染消失再重新安装。
那么这些污染具体是什么?其实就是“它”带给你的认知污染。这种污染具体表现为你和“它”的认知会发生同化,证据就是
游客捡到的纸条
3.兔子会吃掉猿猴(这句话被划去,井在猿猴一词上圈记了问号),在猿猴园区不能和工作人员说话,不能出去,不能投喂猿猴,不能在只有一条路时进入
纸条里的人分不清人和猿猴,而
不知什么人遗留在海洋馆水母区左侧客房的纸张
7.和猿猴站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被发现
躲在猿猴里“它”也分不清
说明“它”分不清猿猴和人
那污染后你会被【同化】,也会分不清猿猴和人,这也就可以解释
游客守则
15.警惕和你走散过一次以上的朋友,尤其是他们反复劝你前往海洋馆或大象园区时。
想要让你去海洋馆或大象园区的同伴,因为“它”也喜欢去那里玩,所以被同化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此外,“它”还有一条更重要的认知:
我不能离开动物园,这是全世界。
这也就意味着你即使离开了动物园,但是你的认知被玩具污染,所以你也会有“不能离开动物园”的想法,于是在这一个月内,你会再次返回动物园。哪怕一个月后污染会消失,我们也要尽早丢弃。这条设定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沉入里世界后无法直接离开动物园,因为这会直接违反“它”的认知,导致“它”注意并接近你。那为什么玩具的认知污染只会污染年龄较大的人?
因为污染认知的前提是认知较为稳固,而12岁及一下的孩子认知往往比较懵懂幼稚,所以即使出现认知干扰,也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三观崩塌”的对象往往是成年人而不是孩子。而只有构建起稳固的认知才会崩塌,而孩子显然不能构建出稳固的认知,所以就存在不能被污染的条件,但在稍长大后,认知开始形成,就存在了认知被污染的可能,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抗性反而高,但并不是说孩子面对“它”就是无敌的,因为玩具带来的认知污染绝对比“它”带来的要小,
假设孩子的抗性为2,那么玩具的攻击力就是1,“它”的攻击力则是5,所以孩子可以抵抗玩具带来的污染,但是不能抵抗“它”带来的认知污染。
下一问:为什么“它”带来的污染会出现在兔子身上?因为“它”喜欢兔子(具体见规则1),所以“它”看见和兔子相关的东西就会靠近并接触,兔子玩具的污染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就是为什么
员工守则
12.不要私藏/整理/进货/使用兔子周边。本园出现的所有兔子周边都尽量不要触碰。如果游客提出购买兔子周边,确认即将拥有它的人未成年,否则不要售出
一旦进货或出售就代表着会直接把“它”吸引过来,所以游客正常情况下买不到,但是由于存在黑衣人阵营,他们会私自售卖,就像卖海洋馆门票那样。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和“它”激情对逝,有了这个思路,
游客守则
13.如果看见有戴兔子耳饰的人跟随人流进入大象园区,必须放弃参观该园区。如果违反本条,本园不对您的安全负责,且无法给您提供解决方案
就好解析了,兔子耳饰是兔子周边的一种,所以会吸引“它”前来,这时你就要远离兔耳人,就像远离兔子那样。那如果这种人到了大象区,意味着“它”可能也会在大象园区,没能撤离的游客不仅会受到“它”的污染,还会看见“它”玩弄大象的场景。
就是“它”会让大象入水去扮演“鲸鱼”,对应了海洋馆规则中提到的“溺亡的大象”(具体见规则3),只有有了这个思路,你就可以避开“它”前往更广阔的地方,那里没有里世界,可以放心游玩。
至此游客守则解读完毕,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基础求生思路:
1.顺从“它”的认知,不要引起注意
2.不要去里世界,不要接触到里世界的存在
而我们也可以得出3个“它”的认知:
1.我不会离开动物园(地图虚线区域是“它”的活动范围,被“它”认为是全世界)
2.白天想去海洋馆和大象区(那里有水母和大象可玩,但是找不到,原因之后会讲)
3.喜欢兔子,有兔子特征的都喜欢并且会靠近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游客守则的全部内容了,敬请期待员工守则解读
【解析原作者:B站 @狼蛹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