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非常感谢十七岁的自己,喜欢上看书这件事,也感谢那个一直坚持写日记的自己。
这几日我的心理出现一些消极的想法,害怕自己的工作会被代替,害怕别人怎么评价我的工作,尽管这个职位只有我一个人。
在一家护肤品公司做文案,而且还是个葡语专业毕业,在非洲工作一年,回国转行的新手文案。公司里有一个以前做过文案和销售的同事,但现在专心转做了销售。
所有的文案认知,都是自己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靠自己看书学习来的。可能还不如一个文案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因为种种因素,心里的那些不好的想法时不时的出现。也是昨天,那种害怕感又强烈占据我内心。
就跟朋友说起了这种感受,朋友说:总要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毕竟你才是第一次开始。依旧认真的做好工作,感受到自己每天都有收获,并且在做提升自己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再去要求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呢。
听完这番话,很深的感触,心里的结也打开了。因为只有自己知道那根弦绷得有多紧,自己有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却没想过让自己学会放松一点,任何事只要着急就会出现问题。
正好刚刚去翻看逻辑思维的公众号,看到罗胖60秒:别人为什么对我态度好?
最后的总结是: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跟我们自己其实是无关的,我们只是别人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而已。
网友评论:
从另一方面来说,别人对你态度不好,有可能也跟你无关,只是别人把你当工具使用而已。我们更多的是喜欢从个人,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从关系,从他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这或许更接近真相。
正确看待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个人视角,另一个是关系视角。关系视角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行为,态度。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是由于从关系视角出发,与我们本身无关。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我的疑惑,学习到了一个新的观点。
也让我想起前两年看到梁漱溟先生说的话:
人一生要处理三种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最低的),
人与人的关系(中级的),
人与自己的关系,(最高级的)。
这些话,用在这里也很适合。因此想到另一种自我解决的方法,多看自己的目标,在达到目标的这条路上,时刻调节好自己的方向,能减少迷茫、苦恼、担忧的出现。更好的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工作对于生活很重要,这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在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想法,更加理性的去处理。
与自己和平相处,保持最好的状态做好每一件事。可以继续严格的要求自己,但不在心理上钻牛角尖。也很庆幸每次出现困惑,只要看书或是看文章都能迎刃而解,也很感谢我的朋友。
不要太过于否认自己,要把只盯在短板上的目光,换在长板上了。
附上一张非洲安哥拉的风景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