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对于欢乐的歌颂不可胜数。人们像飞蛾扑火一般炽热地追求欢乐,以为寻到了人生的真谛。又有几人真正明白,有了苦难,人生才会更厚重。
一个阴沉沉的日子,我要长途跋涉,于是顺手在包里放入一本书,是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在列车的颠簸中,我完全沉浸于大麦地的天空,被苦难中表现出的人性美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葵花三岁丧母,随父亲下放到大麦地附近的干校。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后,小葵花坐在大麦地老槐树下的石碾上,等待乡亲认领。最终,青铜一家领养了她,开启了葵花的幸福与苦难交织的生活。
这个苦难的家庭,被大火洗劫一空,被狂风掀掉了屋顶,被蝗虫咬去赖以活命的庄稼,但却始终“如一辆破马车”,缓慢却固执地前行。没有食物,可以挖芦根捕野鸭;葵花表演节目没有银项链,青铜居然敲碎冰凌用苇管吹融小孔串以红绳来自制项链。苦难没有消融亲情,那破旧的草房子,每晚都会溢出笑声。
我想,苦难如严冬,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才可以如冰凌般在阳光下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正如奶奶,在经历蝗虫之灾一家人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依然会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正如那位普通的村支书,在全村人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把大家带到操场,告诉大家要挺直腰杆大声唱。正是有了苦难的砥励,人的心灵才变得坚韧,对明天才更充满了向往。
又想起一位朋友。读师范时便听说他的爸爸小有名气。有爸爸的荫庇,他在仕途一帆风顺的同时,几乎放弃了自身的成长,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喝酒打牌无聊的应酬。直到有一天,爸爸脑溢血突然去世,他才忽然醒悟,原来没有谁可以陪他一辈子。短暂的悲痛之后,他甩掉颓废,开始在人生路上大步前行。
没有苦难,就没有成长。
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创作了《史记》,曹雪芹穷愁潦倒创作《红楼梦》,贝多芬失聪之后才有《命运交响曲》问世。正如英国作家托马斯所说:不曾在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多少个午夜梦回的锥心痛苦,才锤炼成金子般坚强而珍贵的心灵。
因此,每一位得到过苦难眷顾的人,都应该向苦难深深鞠躬,感谢它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提升。
瀑布,落差越大,能量越足,激起的水花更壮观。人生,遭受磨难,战胜磨难,成就的人生更厚重。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人生是一条毯子,幸福之线和苦难之线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任何一根,都会破坏整条毯子。我们不期盼苦难,但我们也决不畏惧苦难。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接它,让它将我们引入新的生命之河。
最后,请允许我用罗曼罗兰的一段话作结: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魄。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们的人,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