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步入初春,寒风却依旧冷冽,丝毫闻不到暖的气息。但我却因为一件事,感受到了别样的“暖”。
“足不出户”这个词可以形容近月来的我们,就好像出了家门外的空气都是不干净的。更何况出门登记,实属麻烦。菜场这样热闹的地方更是不可能去,饭菜倒也从来没有缺过。关于蔬菜,奶奶的菜地上从没荒过;关于荤菜,吃什么就取决于冰箱里有什么。
可冰箱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总得有输入才可有输出。很快就体验到了军队“闹粮荒”的感觉。已是傍晚时分,就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菜场,也赶不上菜场最后的营业时间。
焦急地打转时,“救命稻草”出现了。忽想起在阁楼间,还有一条咸鱼和一只酱油浸泡过的酱蹄子,这鱼这肉的来历可就非同菜市场的一样了。
虽说到盘子里只是菜,但却暖到心坎。还记得那天的早上,大伯骑着电动车,大包小包的全都捆扎在车上。把车停在家门口,从那大包小包里拿出一只装有鱼、肉的塑料袋,很显然,是隔夜提前准备好的,所以在拿东西的时候,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麻溜地提到家里。走进门里面摘了笨重的头盔,生怕我们认不出他似的。始终带着口罩,但却可以看出,他那口罩也遮不掉的笑容。隔着口罩,只能勉强听到他在讲什么,大概就是:“今年不能一起聚餐,就给每家人家送来吧!这是自己酱的,大家都尝尝味道怎么样!”说完这番话,便也就匆匆离开,称还有好多家要去送呢。
平日里,或许因工作、学习,也见不到几次,却因这次的特殊原因,大伯做的这么一件事,足以让我感觉天是一个十分暖心的人。
“一次相逢一次暖”,或许就是这样的吧。也许我们总在相逢别人的暖,也应当让别人,相逢见我们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