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失 见境界

  同样的钱财,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是锦绣前程,可以是飞来横财。可见,不同选择的现象的背后是价值观的不同,人的境界格局的不一样。

  “舍得”两字很有意思,既可以表上一个双音节词语,表示舍弃,也可以是两个单字的组合短语,“舍”是舍弃,“得”是得到。哲人常说“舍得,舍得,先舍后得。”可以眼前的诱人的浮华着实诱人,人生的柴米油盐也无法拍瘸,人生的岔路何去何从,需要智慧的抉择,需要长眼光,大境界。做一个明智的舍。斩断浅显,抓住实质,避免泰戈尔口中“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李白豪情壮志的日月长风,苏轼被贬境遇下的大江东去,他们令思想驰骋双翼于风浪,他们守住初心,听从内心生命意志的呼唤,纵使“行到水穷处”,但他们一次次智慧旷达的选择,留下让世人仰止的辉煌业绩。

  《老子》中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摘取累累硕果,必先暂且先先给予,先奉献。刘备三顾茅庐放下自己的尊严,先付出真情厚义,他果得良才辅佐成就一番大业;钱学森漂泊海外,先付出夜以继日的刻苦努力,把青春的激情奉献给科研事业,他成为了中国导弹之父,为中国的强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因为官场太小,权谋奸诈,他断舍的舍弃,终得到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他抛下落满赤裸裸的功名、财富的诱惑换得闲适半生的生活。陶渊明的选择,是明智之取舍,于他,是他生命价值的是“利益”最大化。就像这个日益飞增的时代里,妄想一夜暴富的人大多是平凡庸夫,功利主义的导向使大多数人只注重得失结果,却早已错过了看清自己本心的最佳机遇。

  而但光是做到思,是不够的。就像充实饱满的果实外表惹人喜爱,却无人知晓内里的生臭腐烂。智者最终所得的,是否值得用以浮生半日闲来换?焦躁不己的心态反而会害得一人功亏一步,前功尽弃,最终的结局和不会“舍”的人相差无几。

  一个人要想窥得凌云之志,定要视得失为一次长征,一种态度。毕竟长空可观明月,低洼只有眼前的苟且。“悲与喜清澈见底,得与失如影如随。”一切的选择都在彰显着自我意志,生命的智慧,人生的境界。

  愿君善于选择,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


投稿者:流流流流流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