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了秋叶大叔一整天,他让我明白了几点道理

今天下午的分享,我利用中午约饭的时间,请秋叶大叔帮我看了一下演讲PPT。
“你的分享时间是多少?”
“45分钟”
“你的PPT内容框架这么全,最少要讲3个小时,从70页删到20页吧”。
我立马开始干,他们一边开始吃,我一边抱着本删PPT,删到50页,觉得不能再精简了。
下午的演讲,果然因为内容太多,又一直想着45分钟期限,所以明显感觉到自己语速过快。
要命的是,全程高速,根本没有起伏。
而大叔的45分钟演讲,PPT只有5张,但全程告跌起伏,包袱接二连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逻辑线一直有。
我彻底服气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同桌的有好几位小伙伴。
两位IP训练营的小伙伴小怡和涛哥,苏州行动派的负责人541,还有一位ivy姑娘是来咨询新书出版的问题的。
秋叶大叔说,你知道我的时间管理的一条很重要的心法是什么吗?
就是做一件事情,我可以让他完成好几个功效。
比如一次见面,我既可以实现了和你的闲聊,但同时也完成了重要的事务讨论,在聊天的过程中,我还会留意好的点子,变成我的素材··· ···
如何做到高效?就是大家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我从好几个思维角度去面对这件事情,得到多个角度的结果。
我心想,确实是!
比如这场聚餐,即约见了好几位学员,还解决了咨询问题,还给我过了生日。

在今天一天的跟随中,很多人问大叔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如果让我回答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是大叔却用提问的方式一一轻松让提问者自己找到答案。
比如541问大叔,如何让思维导图这门生意变得更好做。
大叔反问了一句,托尼伯赞的思维导图进入中国这么多年,有很多人都在做思维导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很多思维导图的课都死掉了?
然后大叔在用一个正面例子来讲,为什么有的技能虽然也时候小众,但是却能活得很好。
一个好的问题,能扭转提问者的思考角度。
这一天,我几次看到大叔用提问来回答对方的问题,搞得我特别想好好再看一下《学问提问》这类书籍了。

大叔今天45分钟演讲,有一半时间在讲从研究生到现在这些年的经历。
他在解释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人现在的成绩,实际上是基于他过去的积累的。
比如个人成长的技能为什么他可以那么厉害,时间管理、思维导图、阅读能力这些都是几周时间就可以学得很好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做知识服务,而你却还不行呢?
因为真正厉害的,并不是这些单点技能,而是这个背后,我们掌握了一套逻辑。
这套逻辑就是项目管理,它包含了:时间,沟通,任务分解,奉献控制,流程设定··· ···
而掌握这些需要多久呢?
至少5年!
"所以为什么彭小六可以做斜杠青年呢?毕竟,他已经是32岁的IT男了啊。"

未完待续···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主题:如何打造个人网络品牌? 个人网络品牌 | 套路 | 目标 全文约10000字,建议阅读时间25分钟 吉吉...
    秋叶大叔阅读 2,736评论 19 64
  • 第一次跟个小粉丝一样,把秋叶大叔2016.08.09--2016.12.31共153篇微信全都整理一遍,跟小时候看...
    小猪小爷阅读 1,417评论 2 3
  • 心事的藤蔓会在空闲时间里爬满心脏 呼吸会越发局促 像脚下有三个烟头的身体 被压抑在牢笼里的禁忌 会肆无忌惮的挑逗你...
    方小强同学阅读 462评论 0 0
  •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种淡淡的陪伴与共鸣。犹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有时候只要一个拥抱,一个眼神...
    炎璋阅读 295评论 0 0
  • 文/朱俊丞 一 我们四(五)班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天都有一点小事发生。 星期一,最后一节课是音乐课,小李子第三次...
    王了一一阅读 696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