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刚上大学的表弟聊天,他对大学生活有些迷茫和困惑,我在考虑回答他提出的问题,顺便想给他些指导,突然翻到了自已在2011年写的一篇文章。
总有一天,时间会漂亮而不露声色的完成场地的转换,让我们也成为你曾看到的角色。--隔壁de柠檬
昆明下雨了。
心情像拧干了的布,不带一点水滴,却是皱皱的。
背着我空空如也的黑色背包站在新西贡码头,看着银白色车辆驰过,看着两个美女白领踩着黑色高根鞋走过,同样也看到摩托车急速驶过,打着蓝伞的门侍殷勤的为一位中年男子打开黑色车门……
他们只是一群过客而已,出现在我百不聊赖的空闲时光里,丝毫不会引起我生活的半点涟漪。
可是,谁也说不定,也许以后我也会成为其中很普通的一个……
领着不高不低的工资,在每个周一敲打出自己本周的工作计划,拎着新鲜的豆浆油条去挤公交,周五的时候欣喜的发现又到周末休息了,周六可以去看场最新上映的电影,身边有个温暖的人,路过珠宝店的时候偷偷鄙视一下自己,当年羡慕不已的东西,如今仍然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这样想象的生活也许太平淡无奇,可这就是我想要的模样,我磨练的不够,经历的不多,思考的不深,步入社会的履历太浅,注定不是女强人。
我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告诉过自已,以后要学习铜钱的精髓,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待人温和但不世俗,做事谨慎但不胆怯,为人宽厚但不懦弱,处世内敛但不自卑。
那时候刚好读过李开复的几本书,知晓未来的社会中能力比学力重要,情商比智商更要重要。
在现在的社会中,要求我们的能力太多,比如:思考的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独立能力,倾听能力,很多东西也并非一朝一夕间就能掌握,而是需要是时间中不断的磨练,需要在几番犯错后才能懂的很深刻。
而在大学里,我们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学到最重要的两个财富: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学习再也不会像高中那样老师似唐僧一样的唠唠叨叨,也没有了父母的督促,学习成了自己的事,靠的是自己的兴趣和自觉。
也许是没有了像高中那样的拼劲和动力,耳边没有了爸妈的督促,心中缺了个清晰的目标,刚进入大学的我们,睁大着眼睛看着周围陌生却新鲜的事物时,也发现我们陷入了“三忙”状态的生活: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了很多事,自己累的不行,回过头来发现很少有重要的,忙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盲目的随大流行为,不清楚自己对本专业的定位和以后的职业规划,只知道当初听老师说这个专业以后好就业,或者当时是听从了爸妈的意见,于是盲目跟从大家考证,考研,却不知道怎么该选择以后的路;迷茫的选择的专业,更不确定大学里自己的定位,也不能更清晰为自己定下奋斗的目标……
也许大部分的我们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过渡阶段,毕竟换了一种自主独立的学习环境,是会有很多不适应的。
但是大学的时光也是宝贵易逝的。懂得这点的人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开始规划大学四年生活,最重要的应该是要清楚的知道四年内有很多能力很多技巧是需要掌握的。
首先我们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课,考有关专业的证件。这是我们作为大学生最重的事了。只有在大学里充分掌握一门以后能让自己吃饭的技巧,才不至于让我们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当然了,最近几年每个省市的高校都采取扩招的政策…近65%的高考生都能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那么四年之后,也许一份工作或一个职位会有几十几百人来应聘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
那么在工作能力,学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凭什么脱颖而出呢?
相信看过今年“快乐女声”的人都不会忘记微博评审团那位穿着“低调”的思思老师…我记得他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是娱乐圈里英语说的最好的,是说英语里最具有娱乐精神的”!像他这种具有不可替代能力的人才是不会过时的,也是不会被人所挤下这个舞台的!
做一个不了替代的人就需要自己多方面的锻炼,与人交往交流中学习礼仪和说话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造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宿舍与舍友之间学习不同省份城市的风俗习惯,从别人失败的经历中思考一些道理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毕竟有些水坑别人摔倒了我们就应该学会绕行!
学无止境,需要我们学的东西太多,而且相信我们学的东西以后对我们都是有些帮助的,多学习多思考不断的休练我的情商总是有益的……
就像理发师一样,只有一手精湛的技艺是不够的,还得学会怎么留住回头客,怎么引进新顾客,赢得大部分顾客的口碑。
这些能力会像舞台上漂亮耀眼的红舞鞋一样,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旋转,跳跃,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每一步都能赢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