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至22年浙江高考化学实验

主要考查点

  •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作用,操作方法(包含与操作有关的排序)
    • 防倒吸的装置(12年;17年4月;2020年7月,单向阀防倒吸;)
    • 防止污染和防止空气进行装置(“左吸右挡”:12年;16年,改错;2021年6月;2022年1月;2022年6月;)
    • 仪器的使用
      1. 分液漏斗(2014年;2021年6月)和滴液漏斗(16年10月)的使用方法
      2.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6年;2020年7月;)
      3. 减压装置的使用方法(2017年4月,减压蒸馏、抽滤;2022年1月)
  • 常见的控制速率的方法
    • 12年:将反应混合物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反应太剧烈;副产物增多
    • 16年:将“吹气”装置改成“排液”装置后,原料加入速度太快,反应放出大量热,存在安全隐患
    • 22年:为防止\ce{2Na +2NH3 =2NaNH2 +H2 ^}反应过快,可以采取的措施用:分批少量加入钠粒;降低冷却液温度;适当增加液氨量
  • 常见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 过滤(17年4月;22年6月)
      抽滤适用的场景;玻璃砂芯漏斗,或玻璃纤维代替滤纸;倾析法(洗涤烧杯用滤液);洗涤;抽滤完毕后续操作
    • 萃取(2012年,萃取剂选择;)
    • 蒸馏(2012年,温度计位置;)
    • 结晶(14年理综,改变溶剂,促进沉淀;16年10月,冷却结晶;20年7月;22年1月;)
  • 纯度、产率等相关计算
    • 滴定

      • 16年理综,络合滴定,直接滴定

      \ce{EDTA} \sim \ce{M^{n+}}

      • 20年7月,氧化还原滴定,误差分析
      • 21年6月,氧化还原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涉及多相平衡体系混合物的计算
      • 22年1月
      • 22年6月,酸碱中和滴定,混合物成分判断,指示剂的选择
    • 其它

      • 16年10月选考,分光光度法(图像处理,数据获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