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句话,颇有感触: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苏霍姆林斯基
这句话初读的时候,童年,原生家庭这两个词跃然 脑海,引得我思绪飘得老远。我想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经历,美好也罢,不敢回首也好,都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和选择的;可自行决定的时候受诸般因素限制尚有八九不如意,更何况是被动的依附。
我自觉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因为在那个阶段丝毫没有让我感觉快乐幸福的点滴可聊以安慰,偶尔在心里喃喃自语地说,哦,我也是有童年快乐的。哪怕是那么的一点点,可能有吧,只是如指间沙般流逝了,我实在记不得有了。这于我而言,着实是一种悲哀。导致我在以后成长的年月里总带有一种阴郁的特质,不善言辞不爱交际更不爱热闹,我喜欢与人保持距离,似乎觉得那样安全;有时候自己像个刺猬,在别人伤到自己之前先卷缩起来把自己弄得像个刺头。对于那些开朗阳光的人心底也着实羡慕,可我明白,自己学不来。其实也可以装模作样,只是很累。
曾经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在不明就里的时候人们总爱说这是天生的,天生的不快乐?爱与自己较劲找气受?这种特质实在奇怪,人类在足够长的进化史中为什么单单遗留下了这么不讨好的一个特质,况且这并不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极端情绪与事件。看看当下抑郁症的高发就可见一斑。后来我想可能是和童年有关系吧,孩童的世界太小,可在乎东西也不多,所以就看得格外重。当你需要陪伴、理解、引导、被保护的时候,当你艳羡同伴的新玩具、零食的时候……,当这一切统统缺席,当你无法满足父母攀比的虚荣心时,你敏感脆弱的内心渴求长时间得不到回应,父母的抱怨失望夹杂着大声的呵斥与辱骂向你袭来时,嫌弃你是个讨债的时候。这种时候他们或许忘了你只是个几岁或是十几岁的孩子了吧!父母因为忙着赚钱工作维持家用和交你的学费,事后他们忘了自己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振振有词的说着自己的无奈和理由。可这一切像无数支箭早已扎在了幼小的心上,若你神经大条,开朗豁达,一切终将过去。可若你心思敏感细腻内敛,那这一切最终会把你戳成个黑洞。把自己变成一个伤口,便再也无法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了,甚至有时候会失去共情的能力,没有共情,也就无所谓同情心与同理心了。
带着曾经满目疮痍的过往成长,难免显得另类,也很容易边缘化,内心长久得不到回应的期待会慢慢变成一种羞耻,觉得自己天生不配拥有,容易自卑,外在却显得冷漠不合群,总拒人千里之外。成年后性格的定性总与童年息息相关的。若你未被善待,那也很难去善待别人。成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成长,经历与学识的增长,我们总要找到一个舒服的心态与处世之道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所以尝试自行修复内心那些缺失的空洞与无心的伤害。因为那些缺陷像伤口结痂后愈合后产生的增生组织,留在那里总让人感觉丑陋而且难堪。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可以随处示人的话题,只能在内心自行填补,像武侠小说里的内伤,不过内力只能自己给。
或许这世上没有一种爱不是千疮百孔,像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近读张爱玲,她的童年不算完美,父母并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关怀与照顾,与胡兰成的爱情又让她痛彻心扉。父母婚姻不幸与她自己爱情的失败,造就了张爱玲笔下的爱情从未出现过神仙眷侣,张爱玲不喜与人交往,喜欢奇装异服,还有她孤僻的性格无不与幼时经历息息相关。
无论经历过什么,流浪在这尘世里,总要不负此行才好,人生是一场旅行也是修炼,不完美有欠缺的,才更有提升与完美的空间,才需要携带重力向上,当你到达一个目标时,不是它变简单了,而是你强大了。在时间的荒漠里,这是一条单行道,我需要有一种态度,不管是无奈的还是欣然的,对过往的好坏照单全收,去原谅、去释然、学会生命的断舍离。过去只是在过去那一刻很重要而已,过去了就过去了,画地为牢只会为难自己。看待得失的态度和取舍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
人世一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好好生活。也许我无法很善良,可我会尽力去做到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