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老师才是高情商

他生活中所有的事都透着“事事如意”,好像是他的福气。其实是他了解自己,体谅他人,善于协调,不怕付出。这都是情商中的重要维度指标。

情商维度

昨天晚上,我们这群已经高中毕业二十年的老学生,请我们高中的班主任一起吃饭。

同学间的交情很实在,无论隔了多久再见面,都没有生疏感、距离感。说起话来特别自然,谁也不必端着,不用装模作样。所以吃饭、聊天轻松愉快。

跟我们一起吃饭的,我们的张老师,尤其让我们越来越敬重,越来越亲近。

他现在令周围的人羡慕不已。

孩子读完研究生在上海工作,买房子都能自己搞定,不用张老师操心。

无论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都和睦温馨。家人都身体健康。

时下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

四十岁之前比工作,四十岁之后比孩子,五十岁开始比身体。

比哪一条,张老师都位居前列。

真的是我见过最有福气的人了。而且张老师从不掩饰自己的幸福感。

1、比工作?举重若轻最难得。

张老师是我们高中的班主任,数学老师。

上学的时候多数都还不是很懂事。

当时令学生崇拜的,是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我们那个年代,知识来源非常有限,别说现在的互联网了,报纸都很少见,书店里的书,永远只有那几本在充门面。

所以,那个时候,语文老师好像比我们懂得多太多了,英语老师的知识面实在太广博了。我们的化学老师非常有个性,是一位清高而睿智的老先生。

这么一比较,我们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张老师就显得很平常。

他上课不急不燥,讲得条理分明。但是从来不玩儿花架子。所以看不出哪里特别好。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张老师能够做到永远不瘟不火,才是水平高的体现。

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班里的学生,好的时候特别好,却一点都不省心。

我们首先是很给老师长脸的。

我们班儿考试成绩是全级最好的,运动会是第一,篮球赛是第一,百科知识竞赛还是第一。

然而,淘气也是第一。

高二那年期中,学校的教导处,那座算的上历史文物的木质结构二层小楼,被学生纵火烧掉了。

是我们班儿的淘气包干的。

高三那年期末,我们班儿的淘气包为了偷试卷爬上了实验楼,被保卫科发觉,居然从二楼跳下来逃跑,未果,被抓了现行。

还有,具体时间我忘了,我们班儿几个男生,在校外打群架。为此好几位参与者被劝转学去了二中。

所有以上事件,如果班主任摊上一件儿,只怕都要急火攻心,焦头烂额。

然而我们张老师,根本就没发过一次脾气。

所有这些事他对我们说的时候,都特别平静。

偷试卷的那一个,讲得还充满喜感。

其实他处理这些事,肯定是蛮糟心的。

好在,张老师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他无论和领导还是同事,都相处得融洽愉快。

那时候的校长,以后的校长,都和张老师是一起打排球的球友。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张老师从容淡定的处理这群混小子给他捅的篓子。

再举一个例子,可以知道张老师是怎么管理学生的。

有一年清明节,全校都去扫墓。

几个调皮男生从队伍里悄悄溜了,跑回教室打扑克。

打得太投入了。张老师已经骑着车子比大部队提前回到学校了。

那哥儿几个还在那儿吆喝“小花冲!”

只听后面淡淡的一声“大花闷!”

于是哥儿几个魂飞魄散,都被闷住了。

昨天聚会的时候,有一位被正是当初抓了现行的同学,他说起这事儿,老师自己也笑个不了。

我也在讲台上站了二十年了。也是数学老师,所以切身体会到了,讲数学题从容不迫,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才是教学技巧炉火纯青。

见过很多为了一点小事青筋直冒的班主任,才反照出,我们张老师的平静背后,是很高的情商。

2、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孩子优秀,是怎么做到的?

通向幸福的桥

看起来是福气,其实是情商高,善于付出,通过自己的努力,架起了通向幸福的桥。

张老师的人生智慧,更多的体现在生活上。

前面说过了,张老师和校长、同事都关系融洽。如果他那时候想要谋个主任、副校长当当,都不难。

但是张老师很明白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他懂得如何取舍,能使生活更幸福。

张老师的爱人,我们的师娘,那时候在酒厂上班。三班倒。

学校里的作息时间却是很有规律的。所以孩子出生以后,照管孩子,接送孩子,教育孩子,都是张老师自己的事。

要是当了主任,校长,就没有时间照顾家庭。

如果想要升官发财,老婆孩子就得受冷落,受委屈。

张老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师娘下了夜班儿,睡觉不想吃饭,张老师会把饭做好了,端到床前。

用张老师自己的话说:

“我做好了端到床头上,她还不见得愿意吃。三班儿倒太辛苦了。”

所以结婚几十年,孩子都已经研究生毕业了。我们的师娘还不知道燃气灶怎么打火。

张老师教我们:

“衣服不要攒在一起洗,脱下一件儿洗一件儿。很容易。”
“每天上班儿坐着的时候多,下了班儿做家务,正好锻炼身体了。”

去年张老师的孩子结婚,我和同学们去吃喜酒。看到几年没见到的师娘,模样和我们一样年轻。

吃饭的时候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张老师对我们说:

“孩子学习好不好,不是你着急就起作用的。当年我孩子那会儿,我就负责照顾生活。其他的,都让孩子自己决定。”
“最关键的是,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习惯的养成。”

张老师的老父亲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张老师平时上班离家二百里路。

每到双周休班儿的时候,就回来一次。

第一天在老父亲这里。张老师一个人买菜,一个人收拾,做一大桌子菜,老父亲和张老师的兄弟们全家都在这边吃饭。

吃过饭,所有的锅碗,张老师一个人刷。

第二天去岳父那边。也是张老师把饭菜洗刷全包了。

不是兄弟们不想帮忙,张老师的意思是:

“平时我上班离得远,他们照顾老人更多,我就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了。”

我们的张老师,是不是孝、慈、爱、仁都做到了?

从张老师身上,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孝。

很多对自己小家庭不负责任的男人,会说,他是为了孝顺老人,顾大家庭,以家族利益为重。

事实上,家族利益和自己妻子孩子的利益,并不冲突。

能演好自己每一个角色,才叫会做人。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希望看到的样子,才叫情商高。

他们还总是觉得,“好”都是别人的,自己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张老师着意夸我们的师娘:

“我给老父亲盖了新房子,买的都是最好的家具。你们师娘好,完全同意。”

女人是最不物质的了,得到了全方位的宠爱,谁还会在乎金钱和利益?

我每次见到张老师,他都说“钱又花不了。”

即使他是高级职称,我也知道,老师的工资能有多高?多少亿万富翁尚且求财若渴。

张老师是不贪求,知足常乐

我见过的人里面,情商最高的人,就是我们的张老师了。

他生活中所有的事都透着“事事如意”,好像是他的福气。其实是他善于处理,不怕付出。

而且不贪心,所有他想得到的东西,都会用自己拥有的东西去换取。

而他拥有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平常心,能替别人着想,肯付出,不计较。

拥有了这些,才是拥有了福气。

谢谢您的停留~

期待你的关注~请帮忙点赞~转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