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城
康城的夜色有着那种路灯昏暗的黑,才不过8点临街的店铺就在陆续打烊,只有街角一家穆斯林的餐馆还在营业。赶了好几个小时的路,身上满满是灰尘的味道。走进去的时候餐馆似乎准备打烊了,店里的食物不多,咖喱的鸡汁看起来冷嗖嗖的。这个点来吃饭的人并不少,人们吃着饭,聊着天,也不大声言语。阿良坐在靠里的位置,默数着盘子里的米饭,大口大口的灌着凉开水。
还是在雨季,满城的乌鸦漫天飞,街对面玫瑰色尖顶建筑在月色下显得神秘又严肃。客栈的老板端上了当地的茶和水果,夜里是凉快的,有风。偶遇一个晴天,就是灼热的烈日,皮肤滚烫滚烫的暴露在外,黑得明白也彻底。
在陌生的地方等雨,一场突如其来冲散了整条街,街上行人匆匆。推车的摊贩着急往回赶,大人把衣服遮在孩子头上,不赶时间的人站在屋檐下各怀心事。肤色各异,男男女女。人们的视线都停在街对面的巷子口,年轻姑娘把包包举过头顶冒着雨消失在街头,和她一起的男人停留片刻后朝着另一个方向悻悻离去,看不清表情。
【二】旧面包坊
城西的巷子里破旧的面包坊看上去有些年头,老太太和一个小男孩在里面,看见一个陌生的面孔走进便礼貌相迎。阿良喜欢她的神情,如祖母一样和蔼又可亲。面包坊很小,不精致却很有心意,味道也是极好的。之后的几天她都来光顾,有时候是早晨,有时候是夜晚。
这个短暂停留的“常客”倒也和她们熟络了,也因为对这个破旧的面包坊颇为好奇。它陈旧、偏僻,面包里带着心意。面包坊的人来来往往大多是熟客,小男孩轻易就能记住他们的口味,熟练的装在盘子里打包好。
阿良在面包坊里又遇见了那个巷子口的男人,这一次真切看清了他的脸,眉眼深邃,面容干净,还穿着那天的白色衣衫和她有着一样的肤色。他看起来心情不错,和面包坊的每一个人礼貌的招呼,阿良坐在靠门的位置,走的时候他在她身边停了停说,你是中国人?恩,是的,阿良回答说。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看了看表,便匆忙走了。
老太太说,那个年轻的男人也来自中国,一年多前就常来她的面包坊,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和女朋友一起,最近很长时间没有一起来了。尔后又笑着感叹,年轻真好啊,阿良从她用手托起的脸庞上看到了一颗少女心,十分可爱。便拉起她的手打趣道,您不老不老一点都不老。
在康城待了一段时间就准备走了,离开的前一晚,阿良提着从东边街上买来的咖啡去和她们道别,小男孩拿出路边摘的花朵递给她,天真的笑容下露出洁白的牙齿,阳光又可爱。她把花朵夹在了书本里连同他明媚的笑容和着老太太温暖的面容。
【三】一场烟火
她没有回客栈,绕道去了湖边,散步,踱步,微风徐徐吹来,凌乱了头发。一身粉尘,满心清幽。这个点来这的人真不少,老人、孩子,还有年轻的男女以及夜色下陌生的男人。男人怀抱着一只猫,她不经意的多看了一眼。 ...居然是他。
巷子口和面包坊遇到的那个男人 ,也真是稀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三次,阿良在心里默念着。他似乎也看见了她,正朝她走过来,莞尔一笑,并不客套和寒暄。话语间,断断续续,他说,我见过你。他说,你看起来像江南人。他说,他叫岩。
这个地方常常会来一些中国人,他说他就在这附近做手工艺,折腾着一间小铺。她说,也不奇怪类似于我这样的中国人。来到这里抖一抖身上的虱子,带走一身粉尘和欢乐,多有风情。他笑了笑,然后便都不言语了。
... ...
“砰”
天空突然被火光照亮了,亮堂亮堂的,有孩子惊喜的叫起来,烟花,是烟花。她抬头看划过湖面的彩色火花巧妙的散落,星火璀璨,漫过天际又落在黑暗里。
真好看。
是啊,你运气真好,这里很少放烟火的。
真的?
真的。
... ...
阿良氤氲在烟火绽放的情绪里,良久不说话。
他说,你有没有过在同一个地方遇见同一个人三次,嗯?她一时语塞,顿时忘了说话。他说东边街上的书店 面包坊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第三次碰到你了。实在有趣,他眼神里透着光。阿良忍不住笑了笑回应着,嗯,没有过,并没有再说起巷子口遇见的事。
她们又愉快的说了一会话,等烟火彻底散去,湖畔的人慢慢变少,就各自离开了。走的时候,他把怀里的猫给阿良抱了抱,说它叫豆芽,若有缘,国内见.. ...
... ...
第二天,她就离开康城了。
阿良——我就是贪念一个人远行,经过陌生的湖泊看了场烟火,等着风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来。守着不合宜的孤傲,红尘作伴,很二很二的,开心又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