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跟客户聊起保险,大家都觉得太复杂了搞不懂。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找个可以信赖的专业的代理人,不过即使有了代理人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需要知道下。这篇的目的就是给保险小白扫盲。
全文就分为简单的三个部分,为什么购买保险,个险的大概种类及买保险的几个黄金原则。
一, 为什么购买保险呢?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要买保险?保险是不是像大家所想的一样骗人的?
保障类保险其实是一个家庭经济配置最底层一部分,就像房屋的地基,没有这个打底,家庭就像一幢摇摇欲坠的危房。
有时候一个富裕的家庭和一个贫穷的家庭之间可能只隔着一场大病。有人说,我银行有存款,我有房子。其实真正到了人在医院,需要大把大把花钱的时候,你的那些理财,股票可以立马变现吗?你的房子可以立马变现?俗话说的砸锅卖铁也要看病,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家的锅和铁值多少钱。真正到了人在医院,一边要看病一边要筹钱对家庭都是一个很大考验。
再说说为什么买一些年金类的教育险和养老险。 这一部分是可以和平时我们做的各种理财并行的,多种理财渠道分散投资,鸡蛋不要放一个篮子里。
很多人都觉得保险的收益没有做的股票,基金,P2P高。但是再反过来想想,这些理财渠道安全吗?保本吗?如果我这些钱是指着用来养老的,能承受得起这个损失吗?保险的收益是不高,但是能保证基本的收益,并且锁住这份收益,利用时间的复利来增值。按照台湾市场及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来看,长久看利率是要下行的。
说保险骗人,其实是市场上的一些代理人不够专业,给客户推荐了不合适的保险品种,导致客户在理赔的时候遇到困难,有了保险骗人的说法。保险不骗人,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人会骗人。所以找一个专业的代理人是多么重要。
二,个险的种类
我用一个简单的金字塔来说明。
1. 金字塔的最下方是意外及医疗险。意外险是以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意外险通常分为交通意外和综合意外,意外险只能包括交通工具上引起的意外事故,而综合意外的范围会大很多,比如走路不小心被楼上扔下来的东西等砸到。
需要注意的是,1)意外险会根据职业等级价格也会不一致。比如平时坐办公室的内勤人员和经常出外勤的销售类人员,价格就不一样。还有些高风险职业,比如空姐,警察,护士,医生,职业运动员等有专门的意外险种。2)自杀是意外险不赔付的。 3)猝死意外险也是不赔付的。
2. 医疗险,分为意外医疗和门急诊住院医疗。意外医疗正常都是和意外险一起的。而门急诊和住院医疗,如果福利好点的公司现在一般都会有补充的商业保险,其中就会涵盖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根据福利的不同,根据医疗发票报销看病的90%-100%不等,注意这里是指社保内用药。
需要注意的几点:1)医疗险遵循最大损失原则,也就说是不管我购买了多少额度的医疗保险,最后赔付的金额不会超过我看病的金额 。2)现在市面的比较火的百万医疗险,都会有一定的免赔额度,比如1万元,也就是1万元以下的金额自己需要自己承担,1万元以上的话就可以理赔。这个是社保内外,合理的进口药品等都可以理赔。百万医疗用来作为重疾险看病部分的补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金字塔中间的部分,先来说重疾险。重疾险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最基本的用来看病的钱,二是人由于生重疾不能工作收入上的补充,三是由于很多重疾后期庞大康复理疗费用。所以重疾的额度一般是考虑这三块。
重疾也分短期消费险和中长期重疾,消费险会便宜一点,买一年管一年,到期不出险钱就消费掉了,不返还。适合于刚毕业的年轻人,经济不是很宽裕,但是也能有保障。中长期的险种会更贵,但是管的时间比较长。
需要注意的几点也列出来:1)疾病种类,这个其实保监会规定的25种疾病已经能覆盖95%以上的疾病,各家保险公司25种都会有。剩余的不管多少种疾病,都是在5%里做文章。如果相同的价格当然疾病种类越多越好,但是如果单纯追求疾病种类多,保费上去了就得不偿失。
2)等待期,市场上比较常规的90天,180天。这个时间是越短越好。是指买了保险多久生效,如果等待期内患病,退还保费,合同结束。
3)多次赔付,同样的价格,多次赔付的产品肯定比单次赔付的更好。同样的多次理赔,不分组的会比分组的更好。现在流行的多次理赔,如果分组了,能赔付到的概率就会极其低。举个例子,一般如果患恶性肿瘤,先赔付一次,后期治疗需要器官移植,不分组的产品还可以赔付一次。分组的产品一般把相关联的疾病放在一组,这样第二次其实就佩服不到。 所以多次赔付,分组就是一个坑。
4. 金字塔中上部分的寿险,他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缓解由于家里主要劳动力身故对家庭经济收入中断造成的经济影响。举例说明,家里爸爸主要劳动力,妈妈全职主妇,有小孩老人要养。如果爸爸不幸身故(请注意,这里的身故是任何原因的身故,不光是意外身故,比如猝死,自杀(两年等待期))都会赔付。如果家里有房贷车贷要还,孩子老人要养,妈妈短时间内没有经济来源,这时候如果买了寿险,就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维系正常的生活。人离开固然不幸,但是寿险可以代替他经济上的左右。这就是购买寿险的意义。
那么寿险的额度多少合适? 正常家里的贷款额度加上几年家里正常开销的总和就行。
有什么要注意的:1)一般现在的重疾都和寿险共享额度,重疾先发生赔付重疾,如果重疾不发生,身故赔付寿险。2)终身的寿险会比较贵,因为人的死亡的概率是一定的,所以是一定赔付的险种。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可以购买定期寿险,比如买20年保20年。这样保证我们在高责任时期(在不断工作有收入,需要养老养小的这个阶段)有寿险可以覆盖。
最后来说金字塔最上端,储蓄型的保险。主要其实就是两点,强制储蓄,安全稳健。你把钱放在保险公司让他们运营,说到底就是利用时间的复利增值。
很多客户比较看重利息高低,最近P2P很多平台都出事了,以后国家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会出现刚性兑付了,所以就看你要什么,是利息?还是稳健?保险公司锁定一个利率,你放一笔钱进去,如果时间够长,收益会很不错的。
现在社会上花钱的渠道太多了,有了孩子总想给他最好。至于我们的养老,总觉得现在才30出头还早着呢。如果没有一定的有目的的强制储蓄,按照现在国家的社保政策,加速老龄化的背景,我们这代人的养老如果自己不做任何准备单靠社保,估计也就管饱。像现在日本70多岁的老人还在工作,这就是没有在年轻有能力赚钱的时候做好合理的规划。其实只有我们做好合理的规划,老了有老本,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不然老年了没钱,过的紧巴巴的日字等着子女的赡养费,那才是连累子女,增加他们的负担。
要说注意的点,这个就说一点:一旦决定了买保险做养老储蓄,这笔钱短期内肯定不能有其他用途,尽量不要退保,退保的损失很大,因为前几年的现金价值很低。
三,买保险的几条黄金原则
1. 有限的预算先给家里主要劳动力买,也就说先大人,后小孩;
2. 先买保障类型的产品,再买储蓄型产品;
3. 正常保障型保险的保费占家庭收入的10-15%都是合理的;
4. 保险配置是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根据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都需要每年检视并做调整
5. 保险比较的时候,同样的保额看谁保费有优势;同样的保费看谁保额高;相同的保额相同的保费,看谁是多次理赔;如果都是多次理赔,看谁不分组;
6. 价格,保险公司实力,代理人的专业素质三者综合比较选择一个合适的计划。
希望这篇扫盲贴能给大家在挑选保险的时候一些启发。
如果希望更多交流,请添加wechat adelexu001或者如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