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我们在用什么去“钓鱼”

大家好,我是归LINg。

这几天阅读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点》,深受触动。

尤其今天,开篇就被书中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描述吸引住了——就你个人而言,你非常喜欢草莓和奶油。那么你去钓鱼消遣的时候,你会用草莓和奶油当诱饵吗?

事实上,不管我们自身再如何喜欢某一样食物,我们也不会把这些食物用于钓鱼时的诱饵,毕竟鱼类对人间美味可不感兴趣,它们只喜欢吃虫子。

所以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也只会把挂着虫子的鱼钩伸到它们面前摇晃,问它们:“想尝尝吗?”

大家肯定觉得很困惑吧?这道理可以算是常识了,三岁的小朋友都懂,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一开始也这样想的,直到看到作者的提问——钓鱼的常识确实谁都懂,那么“钓”人的时候,诸位为什么不试试看同样的方法呢?

我不禁思考到:是啊,钓鱼的时候我们尚且知道要用鱼类喜欢的虫子作诱饵去吸引鱼类的靠近,那么我们在与别人对话沟通的时候呢?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总是喋喋不休自己的感受、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往往却忽视了别人想要什么。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把自己想要什么挂在嘴边呢?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因为正常人永远都只在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

其他人对我们的需要实则毫无兴趣,因为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只在意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好的沟通结果,想要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想要成为脱颖而出的那个人,不妨从这一点开始入手。

也就是说,在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对方的需求为出发点。

了解和关注对方的需求,尝试找到满足对方需求的方法,从而激发对方与我们持续进行沟通的兴趣。

关于销售员的两个不同案例恰好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和理解到这个结论。

有一位销售员A在面对客户的问题时,回答道“这个问题你可以拨打XXX-XXXXXX电话去询问我们的公司总部”,紧接着力劝客户购买他们新上线的产品。

事实上,不少人都很清楚通过热线客服电话可以寻求帮助和解惑的方法。

这自然是不需要销售员A向我们重申的。但销售员A也许可以更快地帮助客户从内部了解信息。

很明显,销售员A并不关心怎么样才能够帮助客户,他只关心怎么样能帮到自己。这也使得他失去了客户的好感和信任。

最终,销售员A的结局自然难逃——为了生计辛劳地四处奔波,却只能在业绩的压力下愁容满面。

另一位销售员B则不同,其实他是我朋友所信任的保险咨询师。

彼时市场刚上新一款热门的重疾险,在别人的一再鼓吹之下我朋友极度兴奋又心急,唯恐落后于别人一步而失去最佳的购买时机。

于是,他当即联系了他的保险咨询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咨询师并没有跟随着鼓动他进行投保。

相反,咨询师仔细帮他确认了应该注意的内容,并询问他的真实情况,最后给出了很科学合理且性价比极高的保额投保意见,而不是像别人那样盲目地追求高保额。

后来每当朋友跟我讲起这件事时难免感慨,一个能真正为客户着想的销售员实属难得。

确实如此,原本这位保险咨询师可以趁我朋友正在兴头上而拿下高额的报酬,但他并未如此。

他很真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考虑事情并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最后自然也就赢得了我朋友全家的所有投保需求单子。

最后分享《人性的弱点》中的这段话:“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所以下次“钓鱼”之前,我们不妨先想想要用什么去“钓鱼”呢?

而这取决于我们想“钓”什么样的“鱼”,我们想“钓”的“鱼”更喜欢吃什么“虫子”。

那么,这里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归LINg,如果有什么推荐和想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