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

会:这是个象形字,一个盖子下面放个锅,锅中有着食物,下面的是火焰在煮。或许古代煮着大锅代表着吃饭,于是会也就有了聚集的意思。所以说,开会这个词,用的就是词的本意。

提到开会,可能大部分人印象都不会太好。而我不然,我是恨透了这玩意。我也分析过为何如此?

按照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先生的理论,影响现在感觉的多是儿时的回忆。我一想还真是,儿时我还真是没少接触会这玩意儿。

会这玩意儿烦的很,我跟他接触最早还是小学。那时大多是在操场,总是会有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站在高高的白色站台上,背后鲜红的五星红旗,显得那个人更加高大了。那人是谁不一定,但不论是谁,都会让我们这些穿校服小孩子站很久;周一般比较久,但每天早操也少不了。那些人逼着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听一大堆毫无意的官话套话,也不晓得脑子是如何想的。

虽然我们这些听会的不懂,奈何老师不断巡逻着,严肃的脸上仿佛带着寒霜,谁要是动了闹了,立刻就会被拉出来好好教训下;至于到底是罚站还是会如何就猜不到了。那时会是不论寒暑都会来的,简陋有无聊,所以最为讨厌不过。

除却这种需要历经风雨的会外,还有一种会。这种会是需要一个大礼堂的,用着大红幕布,洁白大理石台阶,高高的木质讲台,用着这些东西装饰出的。这种会到是很符合,我心目中会的形象。仿佛就是电视里那些领导人讲话那样,同样是宽广的大屋子,同样有着一排排的折叠椅,同样有着说的云里雾里的讲话者,一坐下去就感觉连自己都高大起来。

这种会我在上学时虽然不多,也不少。第一次参会我也是兴趣盎然,然后同样也是这次,我的兴趣就被那焖长的会跟消磨殆尽了。那个年代没有手机这种会议神器,交头接耳也是不容许的,所以遗留下的只有那催眠般的抑扬顿挫,还有呼呼大睡的我们。

学校里的会有啥要传达的?没有啊!即使有只要班主任说两句也足了,反正说了没说一玩就忘。而且那些东西也不考,所以更是跟自己毫无关系。

之后的日子里,会这个词就等同于无聊的代名词。一直到了工作,才稍微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上班的会议依旧是每周都有几次,一个小小的玻璃会议室,白色方台桌,塑料彩椅,每次都是二十来人挤在一起。不过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跟工作相关,或许因为部门属于后勤,实在是用不着画饼与激励;当然即使想激励公司也不会拨款的。

看着组长在那里不断强调,虽说地方小,但到是有了点会议的感觉,大家讨论起来也是相当踊跃。

工作后却是出现一种新的会,之前是没见过的,叫早会。就是一帮子人围坐一圈,做游戏,喊口号,相互激励。这让我想到了军训时的晨练,穿着迷彩服的军官,一边逼着大家一遍喊“一二一”,一边围着操场跑的样子。看起来很是滑稽,当然前提是自己不去参与啦。

公司里那种传统的会议也是有的,不过明目一般是学习会、分享会,讲的人也用起了幻灯片。但会议的本质还是老三样,吹嘘、画饼、强调精神……不过皮到是好看不少,或许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吧,即使是老三样也能披上一层时髦的外衣,用上很多专业术语点缀其上,让它看上去光彩夺目。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讨厌开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