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一本教你读懂人性的好书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文丨笑薇·编辑丨阿朱

最近,笑薇读到了一本非常棒的历史书,《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作者,度阴山老师的全新力作--《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文末有福利,请一定看到最后哦!)

关注过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之前我分享的多数是一些自我提升和育儿类好书,但这次分享的却是一本历史书。是不是有点好奇呢?

其实,读书就跟吃饭一样,不应该偏食,更不能挑食,什么书都去读一点,思维和视野才会更开阔。

古语有言,读史可以明智。其实,读史不仅能明智,更能明心见性

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视人心人性,而人心和人性,不正是推动历史的强大力量吗?

回到我们国家的历史,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的民族,唯独中华民族屡坠屡起,绵延五千年不断?

著名历史学家度阴山老师,十多年来深耕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他认为,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不是制度,而是民族性格。

那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如何主宰中国命运并影响世界进程?

在《知行合一五千年:度阴山讲中国史》这本书中,度阴山老师指出:中华民族的性格就是躬身入局,知行合一。

尧舜时代,人们迫切需要的不是礼乐,而是填饱肚子;周公时代,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良好的秩序刻不容缓,所以周公制礼作乐,从而奠定礼仪之邦。

面对不同的情势,做出不同反应,即知行合一。

秦国地处西陲,靠养马发家,民众文化水准低,人才更是匮乏,因为多数秦国君主都不惜花重金招揽贤能,人才是助秦灭六国的关键因素。

人有自知之明后肯去踏实行动,即知行合一。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阻力极大,但他取得几位重要大臣的支持后,便忽视其他人的反对意见,力推改革,最终成功。

坚信自己的想法,并去推进,即知行合一。

管仲,古代中国法治的第一个实践者,此前,有人谈到法律,但只有管仲将其落实,助齐国称霸。

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即知行合一。

知易行难,明知前进阻力重重,却偏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即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这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的历史智慧。

03.

此书从盘古开天辟地隐藏的民族梦讲起。

比如,“三皇”的团队精神,皇帝定“中华”,商朝的迁都流浪之旅,战国思想界的五朵金花.....

又从“知”与“行”的角度解读历史人物。

比如,周公洞察人性,确立礼乐制度,奠定礼仪之邦的基础;商鞅作为改革家,冒险偏执、孤注一掷,这注定了他的命运悲剧;西楚霸王项羽,很多人以为他死于妇人之仁,实则是丢了初心。

通过追逐这些有代表性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看他们如何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并结合大量丰富史料,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整本书深入浅出,既严谨,又好玩,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一看就停不下来。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读《明朝那些事儿》的如痴如醉。

一本好书,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民族性格,还能增进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而且能看很多年,终身受益。

作者:笑薇,早起践行者,拆书帮一级拆书家,写作课讲师。 微信公众号:笑薇读书

更多阅读:

对,我就是那个“远嫁的女儿”,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和生活 - 简书

全职妈妈的人生,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取决于这一点 - 简书

读完一本书后,如何写一篇书评?掌握5个阅读技巧,写作不再难产 - 简书

了解阅读的3个阶段,掌握3种读书法,你才可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 简书

4月复盘:命运之美,正因愿望未完,贼心不死 - 简书

《喜宝》:只有彻底移除"依托男性"情结,女性才会有独立的自我 - 简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