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中国大多数父母被催眠最多的口号,于是有些家长开始焦虑了、担忧了、甚至恐慌了,早早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有三头六臂的功能,而背后的因素,就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然,在生命的开始,相当部分的孩子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什么?
01
乖的孩子多顺从
乖的孩子真的好吗?
孩子早上想穿裙子去学校,妈妈不同意,最终孩子被训斥一顿,而顺从了;孩子放学想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于是又是一顿训斥,直至顺从;孩子做作业磨叽,被父母轮流训斥,最后孩子留着眼泪伤心的说,快不了啊------
渐渐的孩子变了,直到有一次被母亲细心的发现。一次孩子在商店的冰柜旁边站了很久,当母亲问她想吃什么时,孩子回说牛奶吧,母亲听了即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孩子懂事了,知道冰冻品伤身体,而且即使提出需求,也不会满足,还算知趣。忧的是孩子不知何时起,学会了委屈自己,察言观色,学会顺从了。
可曾想过孩子的心在流泪,孩子从一开始的“不”,变化成“好吧”,再到“都行”、“随你”,最终变成大人口中的“乖”孩子。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孩子渐渐压抑自己的个性,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委屈自己最终学会了顺从,成为一个对父母忠诚的“乖”孩子。
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如果孩子对父母绝对忠诚,那就意味着孩子的生命将彻底被包在父母的空间之内,他们没可能去创造自己的空间了。
02
叛逆的孩子想做自己
提起叛逆不由得想起相应的一个标签:“熊孩子”。这类孩子大多就一个共性:敢于表达自己,并捍卫自己的权益,不服从或说不轻易服从。
分享身边一个真实的,叛逆孩子的故事。
一个八岁的孩子很有绘画天赋,看过的动画片画面能够独立完整的画出来,而且临摹水平也好,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称赞这孩子绘画天赋高,值得精培养。
但孩子家庭一般,上面还有一哥哥,父母压力大,所以他爸爸没有考虑过发展他这一兴趣,理由是集中精力好好学习。
孩子内心尽管是失望至极,但是对绘画兴趣更浓厚了,因为绘画不光是他的乐趣,也是他内心的一个宣泄口,在绘画世界里他有绝对的掌控权。
于是,他将不满回馈在学习上,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父母不知道责骂甚至动手了多少次。
在父母的眼里觉得是绘画导致的,都是因为他恋画画,所以耽误国学习,于是也做了很多伤害孩子事,孩子对学习就更加反感,越来越叛逆了,成了典型的叛逆派。
所谓叛逆,其实是孩子想做自己,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这个时候如果大人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压制孩子,那就会破坏孩子的意志。
在这种有条件的爱里,孩子得不到尊重、认可、鼓励与支持,压抑的内心里多了很多闭上的门,渐渐也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了,而内在的激情、自信,还有最重要的创造力都渐渐远去了,极度缺乏安全感。
03
输在起跑线上
不同的养育者,面对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反应。如养育者比较温和,那么在温和的家庭里成长出来的孩子就偏“熊”,孩子敢于表达自己,做自己;反之,严厉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偏“乖”,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多顺从。
前两天正好碰到他妈妈,他妈妈告诉我计划给他转校留级,再复读一年小学一年级,正全力找关系帮忙复读事宜。
我回他妈妈,孩子是什么想法?他妈妈回的是,他学习不好,没有发言权,我们也都是为了他好。
“我们也是为了孩子好”,是中国父母的口中出现最多的催眠句,打着爱的口号,深深地在孩子心里钉了很多钉子。
给她母亲的建议是,任何问题的背后一定有原因,如果你不去挖掘,就治不了本,就算能留级都只是耗孩子时间,浪费资源。
还好大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尝试先去接纳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再尊重与允许,最后鼓励与支持孩子做自己。
回到刚才的例子中,如果他的父母愿意去接受他,愿意去听听他的内心想法,与平等沟通,尊重并支持他,那么不用留级学习也一样可以上得去了。
就算成绩提升不了,那又怎么样,历史上又有多少成绩平平但人生却不平凡的例子。
所以,允许孩子做自己,鼓励孩子做自己,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静下来想想,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如果在任何关系中,你都觉得做不了自己,都太考虑别人,那么你就会选择内向与封闭,不是吗?过多的压抑会让人活得没有自信、没有激情,更没有创造力,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武老师的心理学中说到:我们总在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生命一开始,就被教导顺从,那这可以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 “ 输在起跑线上 ” 。
陶行知也说: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所以,要给孩子叛逆与冒犯的空间,和生命力挥洒的空间,否则孩子就只是被教导成有工具性的竞争力,而没有被允许有个性化的热情与创造力。
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