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在思考,阅读对我而言是什么呢?
不是囫囵吞枣,也不是全都贪婪地想装进大脑。阅读,一是有所疑问,希望某个问题有所解答。但大多时候我的疑问只是一个模糊的情绪,在迷雾中似乎看得到其轮廓,走近了却又看不清。所以阅读也是一个清晰自己问题的过程,而且是需要敢于、勇于舍弃且愿意下苦功夫去总结反思的过程。
二是有所享受。这是一个在你大脑中运动的活动。在你坐在书桌前翻页,一动不动。是从你的外在无从看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也会让你产生足够愉悦的多巴胺。当然情绪不一定是愉悦的,也可能是伤心愤怒,震惊,这是文字与大脑之间关联的力量。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许是因为,在读书时与你同坐一张桌子的,不仅有作者还有你自己、你的习惯与思维。这就像是给树木花朵提供养分的根。阅读也像是连接自己与智慧的通道。
这本《当阅读是一种追猎》,与其说是书,更接近于一个有主题的杂志。读完十分安心听作者们讲述他们与书的故事、阅读经验、天南地北各种方式寻书的奇妙经验,让人对这样子对文学热爱的人深怀感动。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拥有热爱,那么这样的感受也拥有让所阅读的读者为之触动的能量。
对于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作者,伍尔夫这段话让我十分的喜欢。
“但是,请不要悲观。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发挥我们的力量,我们只需做一个永恒的读者,我们不必去争取,只有少数批评家才能拥有的光荣,但我们有我们身为读者的责任……如果身为读者的我们能把自己的鉴赏力与判断力普遍的提高,而形成了时代风气的一部分。作家在写作时自然能呼吸到这股空气,而影响他们写作的水准……如果通过我们普通读者的力量书籍能变得更结实、更丰富、更多彩多姿,这个目标值得大家去追求的”
做一个有要求的读者就像是练级一样,阅读过程中所领悟与体会的事物会因为你处于不同的阶段,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不要总觉得自己就应该看到如何如何程度拥有多么立体又扎实的感悟。一本书从其中找到一个打动你,触动你行动的点就十分值得。但也不要停止修炼,而成为一个只吃别人端过来任何食物的读者。
郝明义先生将书籍喻作大脑的食物十分贴切。满足我们支持所需的书,如教材,工作上的用书,语言书等等是主食。而提供蛋白质的美食则是我们的思想需求;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字典、百科则是蔬菜瓜果,而最后的甜点就是那些可以让我们享受放松的小说漫画等等。
不仅在生活的饮食营养要均衡,大脑同是。这也是为何当我一度准备考试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阅读时的慌乱。无论如何也要试着抽出15分钟的时间来阅读。
回想起来,反而读书时代自己的阅读方式更优。那时候的自己更像是一个在树林中随意走动了,看到什么猎什么,当然也绝非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而且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做笔记与反思,少年懒惰。
“在阅读的深林里摸索前行需要热情。在摸索中不至于迷失方向,需要主张。”
那么成为一位读书猎人的行动方针,就是成为一个能够持之以恒阅读的人。美国教育家后瑞斯曼斯说,“每天决定去读一点,即使是几段也好,假如你每天有15分钟的读书时间,一年之后,你就可以感受它的结果。”除了要培养阅读习惯,有三点在阅读过程中尤为重要,一是笔记,二是回头温习,三是放到行动与实践中。
关于做笔记,胡适先生说读书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式,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进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要做一番手脚,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诉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才可算是你自己的。”
看过许多觉得抨击心灵许有道理,却再下笔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文字中作者中所表达的意思和自己真正模糊的感受。
说到第三点放到行动和实践。刘向说“君子之学,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茨曼说,“电报使脱离与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它是否新奇有趣。”他认为日益增大的信息,实际上却无法对我们的行动、决策起到帮助。因为思考更难,思考后的行动也不容易,会遇到难题,但说不定会反而促进自己去寻找下一个问题的答案。
最后希望自己和看文章的你成为成为一个自由愉悦的阅读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