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脊髓空洞症发病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男多于女,进展缓慢,持续多年。症状与病变节段和所在神经轴内位置有关。颈下段上胸段病变多见。

(一)感觉症状痛温觉因脊髓丘脑纤维中断而丧失,而由于后柱早期不受累,轻触觉、震颤觉和位置觉相对保留,属本病特征,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可有深部痛,累及肩臂。累及后索时,则出现相应深感觉障碍。

(二)运动症状病变扩展到前角细胞引起运动神经元破坏,相应肌肉瘫痪、萎缩,肌张力减低,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手内在肌受累一般最早,上行到前臂、上臂及肩带。手部肌肉受累严重可出现爪形手畸形。病变累及侧索,下肢可有对称或非对称性痉挛性轻瘫,反射亢进,跖反向伸性。晚期可出现Horner征,是伤及中央外侧细胞柱内交感神经元所致。

(三)营养障碍由于关节软骨和骨的营养障碍以及深浅感觉障碍产生的反馈机制失调。表现为关节肿胀、积液,超限活动,活动弹响而无痛感。X线显示关节骨端骨软骨破坏破碎,可有半脱位。皮肤可有多汗,无汗,颜色改变,角化过度,指甲粗糙、变脆。有时出现无痛性溃疡。常有胸脊柱的侧弯或后突。膀胱及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于晚期。病变波及延髓引起吞咽困难,舌肌萎缩瘫痪,眼球震颤,此型易危及生命。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是关键,目前,治疗脊髓空洞症疗效显著的方法是中药验方,精选多种名贵中草药入药,其独有的脊髓神经修复生长因子能够修复受损神经,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能从根源上解决疾病问题,通过临床使用证明,其效果高于西药产品和手术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莺2517阅读 127,802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43评论 1 6
  • 我是一名过去式的高三狗,很可悲,在这三年里我没有恋爱,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一对儿一对儿的,我的心不好受。怎么说呢,高...
    小娘纸阅读 8,704评论 4 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8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