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忙里偷闲在读《金庸传》,颇有感触。
过去,在我的印象里,“金庸”两个字等同于“武侠小说”的代名词,除此之外,对他再没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读金庸的传记,才细致全面的了解了金庸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名人给人的感觉之所以异于普通人,是因为他们身上笼罩着特别的光环,给人的感觉他们总是很成功很幸福的样子,但是现在看来,你我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比如金庸,事业是很辉煌,但是他也经历过婚姻的失败,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经历过中年丧子的剧痛。
金庸十九岁的大儿子传侠,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身亡,这对当爸爸的金庸来讲,犹如是晴天霹雳般的打击,金庸伤心的几乎也想去自杀,他强烈的想去会会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
为此金庸转而开始研究佛法,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救赎。后来他觉悟到:一个人在世上几十年,最后终究要死,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几十年的光阴,如果全部花在以多得一万、两万、八万、十万元的金钱为目标,心灵中充满了贪婪、空虚、焦虑、寂寞、挫败、恐惧、忧愁、失落、嗔恨、烦恼......是不是十分不值得呢?
当我看到金庸的这个感想时,我突然为自己感到很自豪,因为在这点上,我觉得自己比金庸明白的早,看来我还是很有悟性的嘛,呵呵。
道理不是因为金庸说过就成真理了,而是事实上,生命的真相就是如此而已。
我们老家的房子,西边紧挨我老叔老婶的,靠东边的是我大爷和大娘的,截止到我码字时,四个老人先后已经走了三个。
每次回老家,隔墙相望,总会想起旧院子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也能想起我们小时候在那些院子里玩耍的情形。特别是我大爷大娘家,因为我大爷生前是村里的书记,所以他家一向是人来人往,相当的热闹。每到春节时分,三个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们都会齐聚老家,欢声笑语不断,那时候我们都非常羡慕他家。
时过境迁,西边的两位老人都去世了,东边的大爷也去世了,留下不能自理的我大娘,孩子们送到养老院去了。现在回去,看着左右的两处旧宅子,心里感觉到的更多是荒凉。院子里满是杂草丛生,屋檐被雨水冲刷成沟沟壑壑的形状,所有的玻璃几乎都被泥水浸染,模糊到外面看不到里面去......
看着那些情景,自己真的会开始怀疑自己对过往的记忆,那些过去的繁华盛景到底去哪里了啊?留下这残败不堪的院落,让人不忍亲眼目睹。
人,总说怕死。昨晚几个朋友在一起还聊这个话题,壳儿说:一想到死我就很恐惧,感觉那就再也活不成了,心里很难过很难过。事实的真相是,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死亡。
相比较此刻的我们,前二十年、十年、五年、一年......那时的我们就是已经了“死了”。也许你不会轻易同意我的观点,实际上真相就是如此。那些曾经以为的“永远”,现在在哪里呢?你真的就不能仔细去推敲那些东西,否则想多了全是眼泪。
金庸到晚年才明白,我到中年就明白了。
人们日夜孜孜以求的东西,毫无意义。当你不再这个地球上的时候,你曾经以为的“你的”所有,未来的某天必将连同你的肉体,原原本本的全部归还给这个世界。有的人说,我还有继承人了啊,实际上继承人,也不过就是你的财产的临时代管人而已,谁也护不了永世的周全。
所以只能放下。金庸说,佛教让人尽量做到欲望最低最低,但是他自己放不下自己的财产,放不下自己的妻儿,放不下自己的名利,所以他只能努力去减少,尽可能地减到让自己感觉不那么辛苦。看来明白放下的道理容易,但真的让你做到彻底放下那很难啊。
不过什么东西都可以去学习,比如“舍得”这个智慧,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就看你要什么了?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就很好很好,这样起码能享受到即刻当下的身心安宁。
当你懂得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时,你就会笑对人世间的诸事无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