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安街,是我长大的这个城市——揭阳,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条街道,晕着童年的甜蜜,漾开了时光的记忆。
在二十一世纪刚到的那几年,进安街还是一条热闹非常的美食街。从街口两旁一字排开多家大排档至街尾,整条街以粥档为主,间杂几家肠粉,粉面档口。比起其他档口,还是粥档受欢迎多了,大概是潮汕特有的关于粥的钟爱吧。这些档口是没有店面的,说是路边摊可能更为准确些。在我个人的界定里,总觉得有店面在门口摆桌椅的是大排档,而没店面支起临时建筑的则称为路边摊。不过,我这样的“虔诚”吃货,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大众美食都是极喜爱的。
在那个还没有城管且创文意识不强的年代,粥档也算经营了一段不短且稳定的日子。通常,在粥档一端支起一块块木板当桌面,桌上大盆大盘盛着各类菜式,有即食的生腌海鲜、鱼饭、卤味、炸物、小菜、凉拌菜等,也有现炒的海鲜海货、青蔬肉食和各式小食的原料等。另外,桌面两旁摞着一列尺寸不一的小盘小碟供食客自助舀起即食食材。中部,无序地摆放着几张小木桌(高度不及成人膝盖那种),再配上些小塑料凳子。另一端,支起六七八个煤气炉,炉上只只砂锅水汽氤氲,白粥在锅里自在地跳跃翻腾。
每当夜色渐黑,华灯初上,粥档便红火起来了。记忆中全家外出在外吃饭时,在进安街吃粥是最为常见的。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还因为我们家对于粥的喜爱较之其他潮汕人还要更深几毫。对于潮汕砂锅粥,很多人可能更喜欢砂锅咸粥(锅中有各种佐料的,如虾蟹粥,排骨粥等),而我却偏爱砂锅白粥。砂锅煮出来的白粥,不仅带着大米本身的清甜,而且软浓粘稠。配上只简单烹煮的海货,粥的清寡更衬出了海味的鲜甜。若是配上爆炒海鲜或是卤味肉食,粥的平淡融进了重味辣口,丝毫不喧宾夺主。其间,再佐些小菜或青菜,可清口消腻。
图片来源网络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跟着爸爸到自助取餐桌那去点菜了。食客到了粥档,老板一般是不会招呼的。食客自己找位置坐好,再命其中一两个人去点菜,其余占座。为何还要占座呢?粥档生意红火且翻桌很快,一般是不备太多桌椅的,若稍不留意就没了位子只能等下一桌了。我们家去时,常常是妈妈姐姐和弟弟坐在位子那,若有想吃就跟爸爸说,由爸爸过去自助取餐桌那点菜,而我每次总爱跟着爸爸过去。在他取盘子夹菜时,我在旁边指着碟盘盆煲里的各种美食,“想吃这个!这个!还有,还有那个!”带着指挥家潇洒的手势点完了我想吃的菜。接着在一旁,安静地拿着小盘等着爸爸舀满,再来回穿梭于餐桌与取餐桌之间上菜。另外,爸爸还会跟老板寒暄询问今天有哪些新鲜质美的食材,或蒸或炒贴合食材本性。经过随心又讲究的点菜环节之后,就是享受美味的时刻啦!
在进安街吃粥的那些夜晚,是童年里难忘的幸福记忆。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平凡却美味无比的食物 ,还有那些关于家关于爱关于生活的言行,沉淀在岁月里无声无息地浸润着我的基底。
哪怕我穿过森林和大海后,仍不会忘记回头看最初的那朵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