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萍,小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荣获“洛阳市优秀班主任”、“洛阳市骨干教师”、“洛阳市师德标兵”、“洛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栾川县课改标兵”、“栾川县第二届公开课大赛语文学科第一名”等称号。所授多节优质课获省、市级奖项。爱孩子,爱自然,爱阅读,爱学习,迈小步,不停步,年轻的她一直在路上。
黄色的丛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我站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隐没在丛林深处。
然而我选择了另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静,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那天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每每读到美国诗人罗伯特的这首《未选之路》,总会反思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次抉择,尤其而立之年已过,理智在前,责任在肩,自然每一次选择都深思熟虑。前半生择其所爱,后半生爱其所择。无论选了哪一条路,无论人迹是否稀少,道路是否坎坷,终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岁月不拘,韶华易逝,在清白之年里邂逅到一轮又一轮的美好难道不是支持你前行的动力吗?
邂逅——一群孩子
(咱班合影)
可爱负责的主班曼曼,帅气幽默的艺术老师毅宏加上我这个副班连同一拨儿从各个学校转来的新生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五六班。全是各处新来的孩子们,和我一样,彼此都是新的,都有新鲜感。我们慢慢从陌生到熟悉,发现这帮孩子越发可爱了,淳朴、澄澈、心地善良又不乏热情,当然也有习作底子薄、写字差、无阅读习惯等很多不足(大部分孩子平时没有读书的习惯,五年级的作文有的仅写几行,确实令人忧心。)但是最看重的品质都有了,其余可以慢慢修正,不着急。
于是,我抓住习作前的“讲”和“说”,启发孩子们从生活中找素材;抓住习作后的“改”和“评”,以“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改,先熟悉自己文章的思路,再学习他人优点,发现同学不足,最后由我统一批改。评讲时发现细节描写的亮点公开隆重表扬,逐渐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此外,学校的特色作业——小练笔是我进行习作训练的又一平台。续写、仿写、课文补白、自然笔记、读后感等内容形式不拘,但凡契机合适就当场练习,慢慢地,孩子们不再那么惧怕写作文了。
记得那篇《二十年后再相会》大都写得有模有样,分外有趣;记得那位从美国回来的“小海归”郝敏杰刚开始字都不大会写,现在也能洋洋洒洒写满一篇了;记得常久妈妈说“孩子现在写作文比以前轻松了!”;记得那个两次考试作文只写两段的王子腾喜滋滋告诉我:“老师,我会写作文啦!”作为老师,怎能不欣慰呢?
阅读与写作从不分家。本学期,为了培养孩子们阅读习惯,晨诵、阅读课我们一起读《日有所诵》、《我的母语课》,午默和碎片时间及周末进行整本书共读《战马》等书。久而久之,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郭子越同学的《我爱阅读》还在校报上发表了呢!
细数过往,点点滴滴:午后暖阳的操场上,和孩子们围坐一起安静读书的情景还在眼前;迎新读书会上全场玩“飞花令”游戏的活跃、热闹历历在目;晨诵课上吟《春宵》、《台城》、小雪节令课吟《问刘十九》的动人声音犹在耳边;难忘家访时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温暖的笑脸……
这样的邂逅简单、纯粹。课堂上,我是平易近人的老师,保持一贯生动幽默的教学风格;课后,我们平等对谈、切磋讨论,甚至可以直言不讳互相纠正不足。当听到好几位家长都说,以前不爱学语文的孩子现在爱上语文课了;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充满喜悦和渴望的眼睛,我心自然满足又欢喜。
邂逅——一群伙伴
这学期,对我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学期。除了语文老师,还受命担任教务处主任一职。一路走来,邂逅了一群超级有爱的伙伴们。
感谢邵校的无限信任和支持所给予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感谢亲爱的赵校长的引领,事无巨细,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感谢教务处亲爱的伙伴们有夜同熬,有责任同当。细腻谨慎认真务实的丽君,敢想敢说敢做热心聪颖的晓,还有超级靠谱可爱的兰。感谢榜样一样勤勉的英飞姐,感谢我们年级组、备课组有爱的伙伴们......感谢每一位优仕家人们无言的支持。你们就像一道道温暖而明亮的光,照出了我的不足,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满满的希望。
本期教务处工作主要从“夯实常规”、“推进阅读”和“节令植入”三方面来进行。
“求精求细求实,常规常抓常进”是教务处扎实进行常规工作的一贯要求。巡课、日清、周清、周末作业反馈、常规检查等诸项一一落实。尤其是每月组织的大型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全体人员、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员参与,根据学科、类别进行分组,统一衡量尺度,公平公正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各组及时发现优秀项目、问题项目图片,标清任课教师与班级。检查后由各科教研组长收集图片、汇总建议,制作成反馈ppt统一发送至工作群,推广优秀,矫正问题,一目了然。
“匠心慧心做阅读”是我校推进阅读的努力方向。本学期从11月开始,每周四上午8点至9点,为阅读专项教研时间。通过阅读专项教研,对老师们进行诵读课的方法指导,对下周即将要通讲的日有所诵内容进行抽查,以及共同商讨整本书如何导读等。组织专项教研是推力,真正落实到阅读课堂教学才是保障。因此,教务处全体人员参与巡课,随机推门听课,先看是否按要求上阅读课,再听一听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是我们优仕树人学校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把二十四节气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给孩子,让孩子们接受“根”的文化的滋养。从中秋到重阳,从“小雪”到“大雪”,从桂子飘香到层林尽染,再到梅花吐蕊、玉屑飞扬。本学期集体开展“中秋、小雪、大雪、冬至”4次节令课程,1次冬至综合实践课程,一路走来,节令的印迹悄悄印在孩子们的心上……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晨耕落作,种下一颗颗种子,悉心浇灌,终于,发出了嫩芽,长出了喜人的花苞。于是,我们有了十二场书声绕耳回的迎新读书会,有了期末组织有序的阅读能力测评;于是,王志娟、张丽君老师被邀请到亲近母语“亲读会”讲师团队对全国各地的老师进行阅读经验分享;张妞妞老师和我代表学校到庙子小学进行阅读公益分享;张陈芳、崔明玉等老师的阅读教学设计被亲近母语评选为优秀课例;于是,我们吸引到新野县、西峡县教研室主任、校长团队到我校观摩学习阅读概况。
教务处的工作细细碎碎,每天都在发生着,重复着。亲爱的伙伴们,因为有了你们,所以,重复也美好,重复也不同。教务处团队和我们的学校一样,都很年轻。年轻,意味着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问题。年轻,同时也代表着有着无限潜力与可能。
身在一线,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忧虑的,质疑的,观望的,也有善意的,提醒的,鼓励的,支持的......无论是哪种声音,我们都一一反思,照单全收。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源于一个词——关心。就如,你选择来到我们这所学校,不外乎两个原因:现实主义者——为了生活。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既来之则安之,如果觉得,和自己当初的想象有差距,没有关系,请选择相信,有我们在。因为有我们,所以,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在反思中调整,在回顾中前进,在居安思危中饱含希望,让它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样子一点点改变。
相信我们,相信自己,相信岁月!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越来越有奔头!
再次深深感谢,感谢从教以来所有美好的邂逅,所有贵人的相助,所有温暖的陪伴。 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比心❤。